湖南工商大学“文脉e传”团队专访书法家倪文华 探寻数字时代的书法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4-07-25 17: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佩杰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王佩杰)近日,湖南工商大学文脉e传团队有幸前往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协会副主席倪文华先生个人工作室,就书法在数字时代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等议题,与倪文华先生进行了一场深入而富有远见的访谈。

图为倪文华先生与文脉e传的合影

倪文华:书法艺术的守护者与数字化探索的先驱者

倪文华先生,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杰出成员、中国国家画院资深研究员及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兼副主席,他不仅以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卓越的学术贡献在业界享有盛誉,更是书法艺术数字化探索的先驱者。自幼深受书法艺术熏陶,倪文华先生四十余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始终不渝。他深刻指出,书法不仅是书写技艺的展现,更是民族审美情趣与文化精神的深刻体现。

 图为倪文华先生

挑战与机遇:数字时代的书法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面对数字时代的冲击,倪文华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书法艺术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强调,尽管书写工具与媒介从钢笔到鼠标再到人工智能不断变化,但书法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情感表达却是永恒的,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在保护层面,倪文华先生分享了数字技术在书法保护中的应用,例如湖南浯溪碑林的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碑刻得以精准复制,不仅保护了文物,也便利了书法艺术的研究学习。在传承层面,倪文华先生高度肯定了数字科技的力量。他指出,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分析书法资料,支持书法创新。人工智能则能辅助书法风格设计,提升书法学习体验。此外,数字博物馆等技术的发展,让书法爱好者能够跨越时空限制,便捷地欣赏与学习书法艺术,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国际交流。

同时,倪文华先生就书法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版权意识,加强法律与资源投入。二是融合科技艺术:利用现代科技创新书法传播方式,构建线上数字展览平台。三是推动书法对外输出:提升国际影响力,让中国书法艺术赢得全球认可。

发展与展望:书法数字化的广阔前景

倪文华先生认为,书法数字化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与文旅、文创、教育等领域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他强调,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够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通过构建系统化、权威性的书法数字平台,实现书法作品的数字化保存和展览。

针对书法拍卖市场,他建议建设数字化拍卖品鉴定平台,以科技手段完善拍卖流程,鉴别真伪,打击欺诈与造假,保护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他展望了数字博物馆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书法领域的应用前景。他相信,数字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将让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书法之美,且减少了与文物的直接接触,有利于文物的长久保存。同时,数字化手段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使书法研究与传承更加高效广泛。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书法风格识别与创作中能够开辟新的路径,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空间。

指点迷津:课题研究的守正与创新

创新与变革已成为书法艺术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倪文华先生高瞻远瞩,建议“文脉e传”团队在后续调研中,应进一步深入考量数字工程的经济成本效益及市场需求等现实要素,并巧妙地融合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现代创新手段,探索一条既尊重历史文脉,又迎合市场需求的道路,让书法艺术在创新中传承,于变革中守正,从而推动其数字化进程,焕发新生。

图为倪文华先生的书法作品

在访谈的最后,倪文华先生寄语广大书法爱好者与从业者:“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既要尊重历史文脉,又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共同绘制出书法艺术更加辉煌的未来图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佩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