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悦洞庭·共绘振兴画卷】—— 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纪实

发布时间:2024-07-23 17: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朱美伊   阅读 7.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朱美伊)

七月的西洞庭,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我们同行

随着“乡悦洞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的实践团队成员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深刻理解与与人民交流的收获,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西洞庭管理区满载而归。这段旅程,不仅是团队成员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和深刻诠释。

深度访谈,共谋乡村振兴之策

7月10日,团队成员与农场主面对面,聆听他们关于乡村振兴的真知灼见。静听农场主把酒话桑麻,诉说在乡村振兴政策下从八亩田地富起来的奋斗故事。在乡亲的娓娓道来中,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与其对广大农民的切实帮助,坚定了团队成员在今后的生活中为此努力奋斗的决心。

田间地头,体验乡村振兴的辛勤与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全程体验了桑葚从田间采摘到成为农产品的全过程。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团队成员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尊重,每一片桑叶都体现了他们对于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去的决心。这次实践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乡村振兴的成功,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来都不是一纸红头文件可以做到的,只有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才可以完成如此伟大的事业。

博物馆与农垦史,探寻乡村振兴的根与魂

在博物馆 ,团队成员穿越历史的长廊,了解了西洞庭管理区从农垦初期到乡村振兴的辉煌历程。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不仅让团队成员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认同,也让他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与西洞庭管理区政府的老师交流农垦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从自动化示范基地到全国鱼米之乡。团队成员从老师口中了解到的,不仅仅是洞庭的发展史,更是全国农业发展的缩影。

  

文体设施的建设,展现乡村振兴的新风貌

走进体育馆、图书馆 ,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村干部们干实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这些设施的完善不仅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让成员体会到了什么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什么是解决农民身体上,精神上的迫切需求。真正做到伟人当年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乡村振兴从来都不只是物质上的富有,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桑树杆的华丽转身,见证乡村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活动的尾声,团队成员对前期收集的桑树杆进行了后续处理。通过创意加工和再生利用,这些原本可能被废弃的木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珍惜,也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的新看法,新方法,新思路。团队成员发挥所长,结合所学,把知识用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上去,把知识用在造福人民身上去。

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湖南信息学院学子永远在路上

“乡悦洞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以成员团队为代表的湖南信息学院学子对乡村振兴的关注 与永不停止。 所有学子将一道秉持着青春的热情与责任感,为乡村振兴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湖南信息学院的学子们始终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将愈发绚烂多彩,乡村的明天将愈发光明灿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美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