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助力乡村:石河子大学与河北科技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交流合作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7-22 01: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李星池 胡静薇   阅读 2.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崔金慧)2024年7月,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与河北科技大学实践团队相聚在农二师三十三团承德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经验分享与交流研讨会。此次活动不仅为两校学子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也为推动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多校联合的创新模式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

两校队员在三十三团文化宫进行合影留念丁娅萍供图

活动伊始,农二师三十三团承德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领导对两校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本次交流研讨会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和社区发展的有力举措。希望两校学子能够在此次活动中充分交流、分享经验,为社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两支队伍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展开经验的交流 陈怡均供图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首先分享了其在农业科技推广、农村产业调研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团队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通过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普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团队还对农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农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益参考。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团队对科技支农实践过程中的技术进行宣讲 陈小方供图

河北科技大学实践团队则重点介绍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关爱服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团队成员们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河北科技大学实践团队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开展了义务支教、学业辅导、心理关爱等活动,帮助孩子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促进教育公平。

河北科技大学团队负责人对实践过程中的案例进行分享 方建宁供图

在交流研讨环节,两校学子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有的同学认为,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发展;有的同学提出,要注重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方案;还有的同学建议,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两支团队对三下乡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秦思洁供图

交流研讨会结束后,两校实践团队一同参观了农二师三十三团的文化宫。文化宫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展现了农二师三十三团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不时驻足观看,感受着兵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两队成员在文化宫内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 方钦供图

此次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的交流合作,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尝试。通过经验分享与交流,两校学子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同时,也为今后开展更多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参观过程中两队成员基于展览进行相互的沟通与交流 马杰供图

展望未来,两校有望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享教学资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科研创新方面,可以组建跨校科研团队,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社会服务方面,可以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相信在两校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将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石河子大学与河北科技大学在未来的合作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文字:李星池 胡静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崔金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