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告诉自己:“走出去是为了回来!”
当支教队伍的车缓缓队驶入村子的时候,我的心中既有几分欢喜,又有几分担忧,对接下来十五天的支教生活充满了未知。一座座延绵不绝的群山包围着我们,雄伟而又亲切。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几经颠簸,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我所乘坐的车,是队伍中的第一辆,绕过一座小楼房,映入眼帘的,是拉着横幅,嘴里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一排小朋友们,还有村里的父老乡亲。望着眼前这番前景,我眼含泪水,思绪万千。
望着这座历史感满满的学校,它似乎比预想中还有些破旧,但我没有失望,也没有低落,反而很是期待。不禁回忆起了童年的欢乐时光,它也像这样一座小小的教学楼,陪我走过了最难忘的岁月。在队友的共同努力和村民的热情帮助下,我们精心布置了这座要陪伴我们半个月的教学楼,所有的一切都在缓缓前行。
支教中,我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稚嫩的眼神中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未来的期待,他们好像在问,我们为什么要来,大学是什么样子的。我想,如果我们的到来可以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知道,在这连绵的大山之外,还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等着他们去发现、去探索,那我们的到来就有了意义。
在闲暇时,在村里哥哥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村子的葡萄园、茶庄、万亩大坝和邻近的七柱山、大竹村。日光倾洒大地,走在田坎间,清风徐徐吹来,麦浪舞动,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涌入我的脑海。我不禁在想春去秋来,等青绿变为金黄,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这里群山环绕,却又村村通路;这里民风淳朴,却用勤劳双手耕耘万亩良都。
过去的一周中,我时常感慨,村民之间的凝聚力怎会如此之强?到底是什么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仔细想来,可能是勤劳、质朴和热情。是在布置教室时,大家默默地前来打扫清理、摆放桌椅;在零碎生活中,不时地送来自家的瓜果蔬菜以表心意。正是这群热情淳朴的村民,我的心,从忐忑变成从容。
万元的每一天,是言笑晏晏、满心欢喜,是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好。我喜欢万元村,喜欢这里的宁静心安,喜欢这里的人间烟火。我想,我一定会记着她,无论走到哪里,万元,永远是我的一方归处。
撰稿人:贵州大学”银鸽“志愿者服务团2024”希望之光“暑期支教队队员郑文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献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