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学习实践教育行动||”挺膺担当、能源报国”晋陕蒙能源基地实践调研团走访内蒙古伊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

发布时间:2024-07-20 22:01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惠王凯 张浩阳   阅读 8.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惠王凯 张浩阳)7月20日,“挺膺担当、能源报国”晋陕蒙能源基地实践调研团在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党雪,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万超,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韩帅,20级辅导员周哲豪的带领下步入了内蒙古伊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揭开了今日实践团社会实践的帷幕。

实践团一行与企业进行了座谈会,内蒙古伊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矿长马翔,总工仇冲,机电副矿长段建平及其他单位领导出席了本场座谈会。

会上,马翔首先向实践团表示热烈的欢迎,表达了他本人对同学们的亲切感,同时也十分理解同学们对煤矿企业未来的期盼与担忧。马翔指出,晋、陕、蒙是中国的能源中心,他深刻赞同实践团老师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出陕西,来鄂尔多斯实地参观煤矿的行为,旨在为同学们留下深刻、直观、直面的感受。随后为实践团成员播放了内蒙古伊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红庆河煤矿宣传片,让大家对该公司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宣传片播放结束后,党雪代表实践团发言,首先她指出了伊泰公司为社会、环保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表达对该企业的文化认同和高度赞扬,同时她也十分感谢马翔矿长可以给实践团提供如此难得的机会。

紧接着万超说道:“伊泰是第一次进入大家视野的煤矿,深入参观了解这样一座煤矿对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回忆到,因受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为了改变社会对煤炭行业的固有印象,强化学生对于煤炭行业的认同感,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入贯彻落实“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理念,他亲自带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现代化千万吨级大煤矿去看、去感受,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

万超向同学们指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一次宝贵的,难得的机会。同时他也表达赞扬了公司务实的精神与采矿专业的“三个永远”精神不谋而合。

马翔矿长在听取两位实践团老师发言后表示十分认同,他提出“天下煤矿一家亲”,虽然我们隔着地域,但是众采矿学院之间的渊源深厚且紧密,拉近了实践团与红庆河煤矿关系。

作为一名资深的煤矿工作者,马翔站在全球煤矿行业的角度上深入剖析了煤矿行业的发展,指出了煤炭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与主导性。同时也根据我国的能源形势向同学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煤矿行业的优势性与发展性。他说道:“煤矿行业的前程是一片光明的!”马矿的发言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和对未来美好的引导性,但是他也指出,现代化煤矿需要的是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强调了自身实力和行业扎根信念的重要性。他说道:“越努力,越幸运!”最后,与会双方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会后,公司安全管理中心的慕向海为同学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为接下来的实地下井参观做好安全准备。经过简单休整后,同学们在万超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怀着对煤炭工业的好奇与敬畏,深入到煤矿井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穿上矿工服,戴上安全帽,配备好专业的安全设备。在他们的神情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同学们亲眼目睹了智能化采煤设备的高效运作。巨大的采煤机在煤层中精准切割,煤炭如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通过自动化的传输带源源不断地运往井上。先进的通风系统和安全监测设备确保了井下工作环境的稳定与安全,让学子们对现代化煤矿的技术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

煤矿的技术人员还为学子们详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及煤矿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学子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与技术人员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对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位参与参观的学生表示:“这次井下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煤炭工业的巨大变革。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到的理论知识,现在通过实地观察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看到了科技创新在煤炭行业的应用,也更加坚定了我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随着参观活动的结束,西安科技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程。这次深入井下的经历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难忘的一页,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青年学子将成为煤炭行业的中坚力量,推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为实现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惠王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