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赖慧婷)为贯彻落实广东高校“百千万工程”助力推动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15日,广东科技学院赴揭阳普宁“舞动英魂”突击队(下文简称“突击队”)开展英歌文化宣传实践活动。在聆听中,探寻英歌背后的灵魂;在体验中,领悟非遗文化的深邃。
(图为“舞动英魂”突击队于南山英歌传承基地合影,叶建阳摄)
寻根问韵
7月15日下午,突击队启程前往普宁南山英歌传承基地,成功与普宁南山英歌传承人陈来发先生对接。陈来发先生带领团队集体参观了南山英歌基地展览。
据传承人陈来发先生介绍,普宁各村兼容并存,以中华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梁山伯众英雄好汉乔传打扮,智闯大名府,勇救卢俊义的故事情节为背景,稍作编演了具有独特文化艺术韵味的“南山英歌”。
(图为陈来发先生介绍南山英歌舞的历史及其发展。蔡家臻摄)
此外,陈来发先生还特别介绍“非遗入校园”这个创新举措。2017年陈来发以南山小学作为教学阵地,组建南山少年英歌队,为普宁英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和蓬勃的生命力。
亲舞英歌,韵入心扉
在南山英歌基地参观的同时,罗教练热情邀请突击队成员亲临现场,亲身感受南山英歌这项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活动期间,小朋友们担任特别的小老师,与团队成员亲切互动,耐心指导突击队员学习英歌舞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节拍,都经过小朋友们的精心演绎,尽显普宁英歌的精华所在。小朋友们在细致演示的同时,也会分享自己对这项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通过这种别具一格的交流方式,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英歌的基本技巧,还深刻体会到这门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力量。
(图为突击队员学习普宁英歌舞。叶建阳、黄芷涵摄)
对话艺韵传人,聆听英歌之声
为了更好了解南山英歌舞传承发展的过程。在此次行程中,团队成员黄秀婷和黄芷涵对南山英歌传承人陈来发先生进行了英歌舞文化的专访。采访中了解到,陈来发先生自接触英歌舞以来,已有50年的时间。为了不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陈来发先生与其他英歌传承人始终坚守在传承的第一线。他们的执着与奉献,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与责任担当。
(图为突击队与陈来发先生的访谈。叶建阳摄)
陈来发先生说:“英歌舞要想发扬光大,就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进英歌队的队列中。”陈来发先生的这句话传达了对传统艺术形式英歌舞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视。只有当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理解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英歌舞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迁,保持其活力和魅力。突击队也将继续通过“百千万工程”,运用新媒体矩阵,加入到南山英歌舞创新性转换,创造性发展的行列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芷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