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吴东伟)为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0日-14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党建先锋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中山市港口镇新港社区开展了“快乐义教,伴你成长”的义教活动。
义教活动合影
实践团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快乐义教,伴你成长”义教活动,实践团成员大多数是来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义教对象来自新港社区6至12岁的30余名儿童,义教课程包括破冰行动、安全教育课、音乐课、舞蹈课、绘画课、手工课、非遗漆扇课以及传统文化等课程。
破冰行动,作为义教活动序章的开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趣味互动游戏,为每位小朋友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进行自我介绍,迅速打破了初识时的拘谨与陌生,悄然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
自我介绍
紧随破冰行动之后,一场至关重要的安全教育课拉开了帷幕。在这堂课上,经验丰富的教练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生动地向孩子们传授了防溺水的安全知识,以及夏日游泳时必须注意的关键事项。通过模拟情境和实际演练,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在水中保持冷静,还掌握了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巧。每一项技能的学习,都为孩子们在夏令营期间的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确保他们能在享受水上乐趣的同时,心中常怀警惕,安全意识铭记于心。
随着孩子们对夏令营的环境感到熟悉和安心,实践团成员开始引领他们踏入了音乐的奇妙殿堂。在音乐课上,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音符,跳跃在旋律的海洋中。每一次合奏,每一次合唱,都像是在他们心中播种下一颗颗梦想的种子,等待着未来的某一天,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孩子们正在唱歌
实践团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将音乐与舞蹈巧妙结合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旋律与节奏的交织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悠扬的乐曲中,孩子们如同被施了魔法,随着节拍轻轻摇摆,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欣赏不同的音乐风格,还掌握了基本的舞蹈步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旋律,用肢体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无疑是一次心灵与身体双重觉醒的美好体验。
舞蹈课
在非遗漆扇科普和体验课程中,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廊,亲眼见证了漆扇从古至今的演变,每一道工序、每一次创新,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引导下,他们小心翼翼地涂漆、描画,每一步都倾注了专注与热爱。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传承者,亲手体验制作的过程,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中华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这份体验将成为他们心中永不褪色的文化印记。
非遗漆扇科普和体验课程
在传统文化课程中,学生们沉浸在一堂充满韵律与智慧的朗读课里。老师精心挑选了多篇经典诗文,既有《诗经》的质朴之美,也有唐诗宋词的意境深远,还有明清小品文的精妙绝伦。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一字一句地诵读,每一个字音都力求准确,每一句停顿都恰到好处,普通话的发音在他们的口中变得清晰而流畅。
传承文化课程
在手形添画的绘画心理课上,孩子们被邀请将自己的手按在画纸上,用记号笔勾勒出手的轮廓,然后围绕这个手形展开无限的想象,将其添画成各种富有创意的图案。手形添画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一扇窗户,让孩子们有机会以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能无意间释放了内心的紧张或焦虑,通过创作找到了一种健康的心理平衡。
绘画课
在超轻粘土手工课堂中,孩子们如同小小艺术家,沉浸在无边的创意世界。实践团首先展示了超轻粘土的特性,它轻盈、柔韧且色彩丰富,非常适合塑造各种形状。随后,孩子们被鼓励自由发挥,将心中的奇思妙想转化为指尖的艺术,他们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的艺术表现,有的孩子捏出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有的则捏出了微型交通工具,每个作品都独一无二,充满了童趣与想象力。
手工课
在本次义教中,实践团与孩子们共同编织了一段难忘的夏日篇章。实践团成员结合所学专业的知识与孩子们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融合趣味与教育意义的活动,让每一位朋友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新知,探索未知,同时培养新技能,激发无限潜能。这段经历不仅是实践团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为他们的心灵种下了探索与成长的种子。(供稿: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 李艳霞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东伟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