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实景雕塑,重温修渠岁月

发布时间:2024-07-17 09: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姜晴   阅读 5.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姜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走进红旗渠,传承红色情”暑期实践队来到了红旗渠的分水闸及外部景观,通过实地考察和老师的现场讲解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水利工程的伟大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图为指导老师李于平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石碑上的内容

在晨曦的照耀下,实践队员们逐渐走进了这片承载着历史厚重与智慧的土地。红旗渠,不仅是一条蜿蜒流淌的人工河渠,更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在外部景点中,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李冰凿离堆的石像。老师看着石壁向队员们娓娓道来李冰父子如何通过开凿离堆,巧妙地调节水流,使都江堰成为了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实践队员们站在雕塑前,仿佛能听到那远古的水流声,感受到那股不屈不挠的精神。接着,队员们来到了坎儿井,井边的石碑上,刻着坎儿井的建造原理和它在干旱地区收集地下水的重要作用。老师耐心地为队员们讲解,让他们了解到古人如何巧妙地利用自然之力,将生命之水引入人间。随后,队员们走到了分水闸,在实地考察中,队员们发现分水闸的设计精妙,结构复杂而坚固。它通常由闸门、闸室、启闭设备以及上下游连接段等部分组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分水闸的运行管理,更是对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诠释。最后,队员们走到了红旗渠纪念碑下,纪念碑上“红旗渠就是纪念碑”几个鲜明的红色大字,苍劲有力,给队员们以拨云见日的震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凝聚了数万劳动人民的心血与汗水的红旗渠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丰碑。

图为实践队员们认真观看坎儿井文字解读

一路上,老师不仅向队员们传授知识,更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感悟。每一块石头,每一段河流,都不再是冰冷的物体,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队员们聆听着老师的话语,心中涌动着对先辈们的无限敬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晴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2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