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偷感很重”频繁上热搜,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什么是偷感呢?偷感,最初是用来形容人的形态不舒展,如窃贼般鬼鬼祟祟,后来延伸为指默默做事,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一起来看看大学生的“偷感”行为鉴赏吧。
“偷感人”学习
在公众面前,“偷感人”始终彰显出沉溺于短视频与游戏的不懈姿态,仅在四下无人的时刻,才敢于翻开那承载着知识的学习软件。信奉理念"偷偷卷死大家"!
图为孩子在台灯下学习,图片来源网络。
“偷感人”减肥
于“偷感人”言,减肥啊,简直就是一场神秘的个人征程!如若不然,面临的便是一场无尽的“审问”风波——“哟,不是说要减肥的吗?怎么还在零食里寻欢?”“今日的运动计划实施了吗?”因此,“偷感人”只秘密行动,不泄露自己减肥大业的丝毫风声!
图为小孩正在减肥,图片来源网络。
“偷感人”购物
有些“偷感人”不敢涉足那些所谓"高级"或者"潮流"的场所,患有严重的"潮人恐惧症"。面对导购的热情问候,“偷感人”不禁身心紧张,必定会选购一件物品以缓解尴尬,双手更是不知如何安放,仿佛并非购物而来,更像是个潜入贼。但愿全球商铺皆能换上自助购物模式!
图为女子正在试鞋子,图片来源网络。
“偷感人”表达爱
虽然“偷感人”未曾脱口直言“我爱你”,但他们真挚的情感早已渗透在生活的琐碎之中。陪你重温那部电影,守望你在人潮拥挤的街头出现,以确切的时间替代朦胧的承诺……这些看似细微的事物,实则承载着他们深厚的情感。
图为男子小心翼翼地走路,图片来源网络。
“偷感”成为热梗的背后,是群体的情绪共鸣。相较于万众瞩目的舞台,“偷感人”更偏爱或擅长在寂静中默默耕耘的人生。倘若你身边存在“偷感人”朋友,请赋予他们关爱与包容,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意愿尽情生活。身为“偷感人”,也应尝试减少内心的纠结,勇敢地倾诉自己的情感诉求。在这纷繁世界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过得快乐、健康,便已足够。(通讯员 胡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