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循迹星光归故里,特色产业助振兴”实践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2-23 17:06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 杨梦柯   阅读 95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对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下,2024年2月5日至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学子踏上了“循迹星光归故里,特色产业助振兴” 的寒假社会实践之旅。实践队以寒假期间返家乡为契机,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结合实践调研需求,以当地特色产业为抓手,深入鄂豫苏赣湘五省六市,调查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情况。

图1 “循迹星光归故里,特色产业助振兴”社会实践队队旗

图2 “循迹星光归故里,特色产业助振兴”旅程地图

01 第一产业篇

实践队员杨梦柯回到了农业大省——河南省的释寺村,对释寺村的特色种植业进行实地参观和走访调研。释寺村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香菇与葡萄产业,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菌菇撑开了“致富伞”,队员参观了当地的香菇种植大棚,并与香菇种植村民展开深入交流,了解到目前村里香菇种植采用“统一建设、自主承包”的模式,主要采用新型大棚菌棒香菇种植技术,大棚内“冬暖夏凉”保证了香菇一年四季的不断量产。葡萄串起了“致富链”,队员跟随村民实地考察了主要种植“巨峰”、“夏黑”品种的露天基地和主要种植“阳光玫瑰”品种的避雨棚基地,随后又走访了一户拥有多年葡萄种植经验的村民家,了解到目前以冬季修剪掉枝叶、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后不断“打头”(即修剪掉过长的枝叶)、采用果实套袋技术等为主的种植技巧,并对农村的农产品种植营收结构与情况有了切实体会。

图3 队员杨梦柯展开对释寺村的实践调研

实践队员屠梓轩回到了有“湖北省示范村”与“和美乡村”之称的卧龙镇魏湾村,听村支书讲述魏湾村的故事。建设美丽乡村,魏湾村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治理,采取统一规划、治理污水、盘活旧仓、改造村貌等措施,实现了农村人居环节由“环境美”到“内涵美”的蜕变。发展特色产业,队员通过与魏湾村村干部进行了线下访谈,了解到了魏湾村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积极作为。魏湾村主动对接农科院院长,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羊肚菌种植产业取得了亩产值4万元的喜人成绩;积极落实“河长制”和“库长制”,积极推进水库周边的污染整治工作,极大改善了水质,促进了渔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水美鱼肥”的美好愿景。

图4 队员屠梓轩展开对魏湾村的实践调研

02 第二产业篇

实践队员刘双媛回到了有“湘东第一镇”、全省百强镇之称的攸县皇图岭镇,从制作工艺、工业生产、销售渠道、产业园区等方面对香干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队员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亲自体验了从选材、浸泡、磨浆到点膏、压制、晾晒的全过程,这些传统的制作技艺和严格把控的制作流程保证了香干的上乘品质,香干制作采用的山泉水和本地“八月黄”大豆保证了香干的鲜美口感。队员走访了当地的香干生产企业,了解到皇图岭镇香干制作引进了大机器制作,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技术,在保证口感的基础上提高了香干制作的工业化水平。队员还调查了目前香干销售情况,发现目前香干主要依靠当地销售点和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香干作为当地的特色食品备受欢迎,销售范围覆盖国内外。攸县政府积极支持香干产业发展,于2021年计划投资4.67 亿元兴建皇图岭香干产业园,对延伸香干产业链条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图5 队员刘双媛展开对皇图岭镇的实践调研

03 第三产业篇

实践队员王灏于年宵花销售高峰期来到了华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苗木花卉市场——江苏省常州市嘉泽镇夏溪花木市场。今年,夏溪花木市场举办了年货大街、年宵花节烟花秀等系列活动,弘扬了花文化,展现“园艺+时尚”的生活方式。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的购花赏花需求,商户们在追求品质、氛围营造上也是做足了文章,今年的年宵花在过去纯色蝴蝶兰的基础上进行了吸色处理,形成了多种色彩的马卡龙色系,受到了众多客户的喜爱。嘉泽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队员追溯了夏溪的花木故事,从“田垄凄凄杂草生”到“满蹊花朵正娟娟”;从花木集散地到产业新高地,从农业发展到农文旅融合一体化,嘉泽镇多层次、多角度开展了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发展特色园艺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更新+城镇更新”探索农村发展活力的三个融合措施,附近各个村都以绿植、草花、苗木产业为主,发挥了区位优势和花木产业优势,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花木产业增值收益和改革红利,为夏溪带来了“蝶变”。

图6 队员王灏展开对嘉泽镇夏溪花木市场的实践调研

实践队员陈思思回到了秋收起义爆发地——江西省铜鼓县,对铜鼓县大塅镇的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汤里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大段镇依托自然资源,开发了天柱峰、汤里森林温泉等特色景区,并依托秋收起义、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等红色资源,推出了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建设红色科普教育,推动了红色旅游、红色研学,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大塅镇将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完美结合,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培训,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图7 队员陈思思展开对大塅镇的实践调研

实践队员朱淑丹回到了日均游客可达万余次的湖北省天门市西龙村。西龙村植物园景区是该村文旅产业的重要成果之一,占地六百多亩,种植了几百种中上层植物、水生植物和被子植物,同时具有观光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起到了保护特色植物和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平日里有很多学校师生来此参观学习,是天门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员还跟随下沉村干部来到了西龙村烈士陵园,看着一尊尊烈士墓碑,不禁想到了烈士前辈为今日的盛世和平所付出的艰辛,缅怀先烈事迹,寄托沉重哀思。烈士陵园不仅是红色文旅的重要建设地点,还为村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有利于整个村庄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形象的提升。

图8 队员朱淑丹展开对西龙村的实践调研

04 队员感悟

队员杨梦柯:经过对释寺村的实地调研,我了解到很多种植实际,切身体会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考现在,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剩余劳动力得以开发,土地使用回报率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展望未来,以特色种植业为核心,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运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队员屠梓轩:经过对魏湾村和美乡村建设、羊肚菌和渔业的实地考察,我看到了家乡改革的成果,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我们青年一代学子也需要奋进和努力,在学成之后带着知识和理想,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队员刘双媛:经过对皇图岭镇香干产业的参与和调研,我认识到了香干产业作为皇图岭镇的一张特色名片,通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传承传统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还锻炼了社交沟通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也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队员王灏:我调研了花木产业发展底蕴深厚的嘉泽土地,我感叹着夏溪花农勤劳双手创造的宝贵财富,坚信砥砺深耕,接续奋斗,必将迎来春暖花开!

队员陈思思:我对大塅镇的文旅景点进行了走访,认识到开发自然资源与发扬红色文化相结合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战略。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打出共产党的旗帜,最关键的精神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这坚定了我的理念信念。

队员朱淑丹:通过对西龙村植物园和烈士陵园的考察,我明白了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与生态振兴的重要性。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烈士陵园施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将永远铭记烈士们的奉献精神!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梦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0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