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学子三下乡:调研乡村民宿,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20 01:43   来源:湖北大学   作者:马诗佳   阅读 80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马诗佳)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让文旅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和重要支撑。而乡村振兴重点在于发展乡村产业。中国乡村民宿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2023年7月15日,湖北大学法学院乡村民宿治理主题调研实践团队聚焦乡村民宿规范化面临的挑战,前往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对乡村民宿进行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民宿规范化新路径,进一步引导乡村民宿规范化建设,激发乡村民宿活力,多维度驱动乡村内驱动力,为全面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深度对话民宿店主,走进特色乡村民宿

团队成员第一站前往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桃花山镇的“谯家大院”民宿进行调研,该民宿的装修风格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给团队成员的感觉是好像走进了村民的家中,非常接地气。民宿老板秦女士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该民宿地理位置的优势,民宿左边是桃源小镇、三凌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桃花山生态园、特级保护单位红军树园;右边是付家竹园、哑口岭风景区、爱情公路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视野开阔。通过秦女士的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谯家大院”民宿利用了当地特色旅游资源与生态资源,推动“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团队成员在民宿前台发现“谯家大院”还销售石首市桃花山的糯谷酒、高粱酒、紫稻酒以及桃花山土鸡蛋,秦女士告诉团队成员这些都是桃花山的特产,民宿住户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带走,民宿还可以烹饪桃花山土鸡,很受住户的欢迎,这些都是城市里面买不到的,这样做的话不仅住户可以品尝当地美食,民宿也能增收,促进民宿的经济发展。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民宿与乡村物产融合可以不断延伸民宿产业链,塑造产品特质,促进对乡村物产的持续消费、民宿的再消费。


图为团队成员对“谯家大院”民宿店主进行采访。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马诗佳 供图

农文旅融合助发展,增彩乡村振兴画卷

团队成员第三站来到了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披甲湖村,披甲湖村正在建设一个农文旅项目,该项目由调关镇引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爱栖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湖北人木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团队成员很荣幸采访到了湖北人木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先生,周先生向团队成员介绍该项目的核心在于深耕“民宿+“,塑造农文旅融合新名片。主要内容包括民宿+“共同缔造”,打造一户一院一领饭小农家乐民宿新业态;民宿+遇稻文化,建改农户房屋形成民宿集群,缔造最美稻田村;民宿+研学,建设被甲湖村文创客厅,讲述“共同缔造”稻田故事。团队成员还参观了新建成的“遇稻民宿”,民宿后面便是稻田,风景优美,设计独特。周先生最后跟团队成员说到:”要想把民宿做好首先要把本土资源利用好,民宿住的是一种文化,乡村的风土人情、美景,当地的人文气息都是城市不能比拟的。其次将民宿作为一个平台带领村民共同参与,我们会将当地的特产像龙虾、荷叶、稻田等等打造成产品,例如我们正在研发荷叶茶,希望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团队成员通过对披甲湖村农文旅项目的调研,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农文旅的内核以及农文旅融合对促进民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图为石首市披甲湖村“遇稻民宿”。大学生云报 马诗佳 供图

此次调研团队成员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并与民宿店主、湖北人木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最终通过走访、对话、实地考察等方式完成此次调研。团队成员通过这次调研深刻了解了石首市民宿的现状,对农文旅融合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农文旅融合不仅注重民宿与乡村物产融合,而且注重民宿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是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湖北大学法学院乡村民宿治理主题调研实践团队后续将继续走访乡村民宿和政府机关,继续深化对农文旅的认识,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以青年力量筑梦乡村民宿治理,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湖北大学法学院乡村民宿治理主题调研实践团队成员合照。大学生云报 马诗佳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诗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