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化乡村形象,提升乡村的公共环境素质和社会文明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乡村公共环境,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社会实践能力,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微光致远·筑梦启航”乡村振兴促进团(以下简称计科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3年7月4日下午前往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凤安社区开展系列社会服务活动。
7月4日下午两点,计科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沿凤安社区街道开展入户维修电脑活动。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付宇的带领下,到凤安社区街道为居民提供硬件故障、软件问题、系统崩溃、病毒清除等在内的电脑维修服务。根据居民需求,实践团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其家中进行电脑检查维修。检修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分工明确,配合融洽,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电脑故障进行定位,耐心地向居民讲解电脑故障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凭着过硬的技术,解决了不少难题。维修电脑的间隙,其他实践团成员也耐心帮助居民们清理手机内存,解答他们的疑惑。
在为居民们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真正融入到了居民们的生活当中,了解到了他们的普遍性问题,并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居民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电脑或手机卡顿、反应慢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居民们向实践团成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居民们的真诚配合也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温暖,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居民们的生活便利性得以提高,实践团成员助力乡村振兴的觉悟也进一步深化,至此此次电脑入户维修活动取得了圆满的结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居民讲解电脑故障原因。陈婷婷 摄
7月6日,计科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前往凤安社区街道进行了文明标识检查活动。旨在美化乡村形象,提升乡村的公共环境素质和社会文明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乡村公共环境。
活动前夕,实践团成员在深入了解当地街道情况和发展需求后,就文明标识的标识内容、形式、规范程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评判标准,以及整改和改进的指导方案。
活动中,成员们对实践地的道路交通标识、公共设施指示牌、环保提示标记等标识的设置进行了检查整改。实践团成员们按照评估标准和指导方案,对于破损、变形、模糊不清的标识,通过与相关人员联系上报,进行了纠正与更改;在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了街道上不符合要求的标识,并通过讨论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见;在标识设置不足的地方,对附近的居民进行了提醒,并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得到了及时的补充与完善;
图为实践团成员就实践地文明标识进行讨论。杨昌玉 摄
在检查文明标识的同时,实践团成员向当地居民询问了他们眼中是否有文明标识设置不足或不合理的地方,在居民们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积极带领实践团成员寻找文明标识不合理的地方,并表达了他们的想法,向实践团成员提供了实质性的意见,并由实践团成员记录了下来,在事后整理概括居民们的意见,并将其提交给了相关部门。
图为实践团成员就当地文明标识不合理的地方展开讨论。何欣宇 摄
在文明标识检查过程中,无论是实践团成员对当地文明标识建设的关心,还是居民们对实践团成员们的热情支持,其乐融融的氛围使得实践团成员们干劲儿十足,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也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助力当地发展的道路上迈下了坚实的一步。成员们在检查过程中更是站在当地居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检查中深化自己的认知水平,将所知所学运用到实处,更加体现了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意义
这次入户维修电脑活动与文明标识检查,体现了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实实在在为凤安居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深入了解当地生活的同时,真正做到了了解农村发展现状,推动当地社会生活方面的发展完善,保证了当地生活的安全有序,更能有效推动凤安社区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人民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泽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