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师学子三下乡:故道振兴梦,悠然黄河情

发布时间:2023-08-17 18:56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   作者:李灿   阅读 80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了响应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加强青年学子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6月30日,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沿黄社会实践团赴河南商丘梁园区孙福集乡黄河故道开展了实地调研。实践团队在孙福集乡田八庄村、庞营村、赵楼村等黄河故道沿线村庄展开调研,围绕村庄建设、生态发展、村民需求、整体规划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深入进行。

实践团成员在校门口集合后,分为三组坐车到达孙福集乡的田八庄村。各成员分工明确,拍照人员,收集资料人员,走访询问人员各司其职,实践团成员虽有分工,但都是以调研为中心,以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出谋划策为目的。下车后,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浓厚的乡土气息让实践团成员迫不及待的走进。树木、蔬菜、瓜果随处可见,可见其植被范围之广,一路的墙上都是关于保护黄河故道湿地公园的标语,可见其人文环境良好,成员们边走边拍,对此做好记录。然而田八庄处地偏僻,发展相对缓慢,因而路面时有坑洼,房屋也有所破旧,如何围绕村民需求做好村庄建设及其生态建设,是对实践团成员的一个考验。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故道及其沿线村庄的相关情况,实践团成员首先向周边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询问其黄河故道的历史发展、生活在黄河故道旁的感受、黄河故道对其生活的影响、对村庄的未来展望等等。村民对实践团成员的态度十分热情,与成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和讨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你们能够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心,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以国家富强为己任的青年态度,国家因为有了你们更能蓬勃发展,我们老一辈也能放心喽”一位农民伯伯如是说道。实践团成员听到纷纷表示青年就是要成大才,担大任,他们要为国家繁荣昌盛而不断努力,接续奋斗。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民询问交流。



随后,实践团成员同村民告别,继续向前调研。村庄的绿化,建筑,布局,道路修缮等都被实践团成员做好记录以供后期参考。走到黄河故道旁的小亭子,成员们停下来休息并进行观察,站在亭子上,可以看到一位老爷爷撑着小船在水上划行,在荷叶中穿梭,热情的同实践团打招呼"来这边坐船看荷花嘞“。在黄河故道周围,水上种满了荷花,荷花与荷叶交辉相应,构成了一道独特又靓丽的风景线。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里的百亩荷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打卡,绿化环境的同时为村民提供了一份经济来源,可谓一举两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烈日炎炎,豆大的汗水滴落在土地上也没有阻挡实践团成员捡拾垃圾的步伐。垃圾袋、卫生纸、零食袋等散落在黄河故道周围,对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很大负担。在实践团队长的带头作用下,实践团成员呼吁人们不随意乱丢垃圾,共同守护黄河水源,用他们的绵薄之力,去向人们宣扬保护黄河,保护母亲河。即使阳光毒辣,面色被照的通红,实践团成员也没有喊苦喊累,而是认真观察,仔细搜寻,还黄河一片净土,强化河道生态环境治理。

图为实践团成员捡拾黄河流域旁垃圾。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回到集合地点乘车回往学校。各成员就自己的调研收获及个人见解展开讨论,队员们表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靠个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要发动群众的力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实践团成员认为青年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要积极承担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保护黄河流域,发扬黄河文化。     “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实践团队通过走访、勘探等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及居民需求。实践团队长表明后期团队将围绕”五态融合范式村庄规划“、”村庄可规划用地规划“、”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规划“等方面开展工作,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成果。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