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子访谈中学领导,助力留守青少年成长

发布时间:2023-08-14 18:19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曾梓浩 陈云均 李粤丹   阅读 82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留守青少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青少年群体之一。近十年来,我国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上网极为便利、成本极低,不少农村地区产生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留守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为此社会各界都采取了相应的行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六项举措,在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重灾区进行严厉的限制和监管;2023年,武汉大学中国乡村研究治理中心对河南、湖北、湖南等“三省九县”开展题为《留守儿童手机沉迷调查》的问卷调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状,7月29日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赴茂名市国情民生观察团队在茂名市高州市潘州街道与两位中学领导围绕当地留守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展开线下访谈,共同助力留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正向引导,家校联动

本次接受访谈的是来自泗水中学的黎副校长和政教处朱主任,两位领导对团队的调研工作表示支持与肯定,十分乐意配合团队的访谈。

通过与两位领导的交流成员了解到因上级有关政策,学校周边两百米范围内没有黑网吧,让广大学生免受黑网吧之害。两位领导指出,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政教处每周都会开会讨论并时不时组织班主任分年级去检查学生带手机的情况,正向引导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据了解,泗水镇很多的家庭是外出的,泗水中学有一千六百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大约占了三分之一。因个别特殊原因的,校方会采取人性化措施,比如留守儿童需要手机与家长联系的,可以将手机上交至班主任处保管,需要时向班主任申请即可。为了方便保管,学校近两年在门卫室建立了专门用于存放手机的保险柜。此外,校方经常联系家长,通过培训、网络教育、电话及微信群的方式与家长达成联动,共同管理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同时两位领导也表示因为手机的普及与家长的监管力度不及学校等原因,现在学生的网络沉迷情况比以前加深了。

图为泗水中学黎副校长与政教处朱主任正在接受访谈。(团队成员 江秋莹 供图)

学风浓厚,重视教育

高州市是广东省教育强市,崇学之风浓厚。两位领导表示,整个泗水比较重视教育,特别是泗水中学近几年的中考情况进步很大,今年一个年级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高州市四大中,可以看到家长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抓得较严。团队成员还了解到泗水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识到要读书,以学习为重,不会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泗水中学有任务把所有学生都送去读高一级的学校,避免他们沦落社会。

当队员们提到有没有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办公软件或编程技术时,黎副校长指出,结合城乡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家庭情况来看,相较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乡镇、农村下面的孩子普遍很少有这样的情况。黎副校长的回答引发了队员们的深思,也为团队的调研分析的提供了新的方向。


图为实践团队队长向两位领导了解相关情况。(团队成员 杜转转 供图)

多彩文娱,助力成长

校园文娱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泗水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经常会分年级举行一些球赛、文艺活动和其他体育活动,还对全校所有的球场都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篮球场等运动场所,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活动场所。黎副校长谈到,“不同年级的学生爱好的球类运动不同,初一的同学偏向乒乓球和羽毛球,上初二的偏向足球或篮球,初三的基本上都是篮球。”据两位领导描述,学生比较热衷于体育活动,在学校除了学习之外,就是运动,回家之后也有很多去打篮球的,经常一起约在政府球场、村委球场或村小学球场打球。学校举办的文娱活动对学生们具有积极意义,也能进一步满足留守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留守青少年的快乐健康成长。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认真倾听和记录。(团队成员 毛子晴 供图)

本次访谈的结束为团队的实地调研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团队成员将结合近日的调研活动,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提供相关的材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梓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