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台农铺展农耕新篇 实地调研践悟两岸乡情

发布时间:2023-08-10 23:40   来源:厦门医学院   作者:李雅瑜   阅读 98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的厦医有为青年,健康赋能,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3日下午,厦门医学院“头雁飞-党团青年先锋”实践队前往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越尾山的台资农商——朝村果蔬种植场实地调研,带领双岭小学生在种植场开展了一次特殊的研学,用行动真切感受闽台两岸乡情,进一步了解乡村农耕品牌对农业振兴的助力作用,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实践篇章。

7月3日下午,实践队和双岭小学师生们在双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沿着村路径直走进小巷,经过一段蜿蜒小路后,到达了朝村果蔬种植场。在访谈交流中,年逾古稀的杨朝村老先生打开了话匣子,实践队了解到种植场里有两大果蔬“明星”,即台湾顺心果与山苏,也得知了杨朝村老先生及其夫人在2003年来到双岭村的初心,“把台湾特有的绿色健康有机蔬果分享给大家”,他们改变了双岭村清一色闽南农耕的种植种类,为其注入了一份来自台湾的新生力量。

图为实践队师生参观朝村果蔬种植场。

在参观过程中,天空不时飘来阵阵大雨,大家调研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初入果园,映入眼帘的是错落铺陈的山苏苗圃与结满果实的顺心果树,满目尽是绿色的田园风光。

最令杨朝村老先生引以为傲的便是山苏,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新生的三分之一嫩叶可生食或煸炒为多道菜肴,老叶经干燥浓缩后可制为山苏茶。经介绍,实践队师生了解到种植场引进自动喷洒装置,并非传统的人工漫灌。山苏的产销协同,为双岭村乡村农副产品种植发展拓宽新思路,带来新范本,注入新活力,滋养了双岭村的一方水土。


图为杨朝村老先生向实践队师生介绍山苏可制成的菜肴。

接下来,杨朝村老先生及其夫人热情地请实践队师生品尝一种名叫“顺心果”的台湾水果。据介绍,顺心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外观乍看似芒果,切开后果肉松软绵密,十分香甜,实践队师生品尝后连连点头称赞。“过年时期正逢顺心果成熟,树上果子单个可达一两斤重呢!到时候欢迎大家多来看看。”谈及顺心果,杨朝村老先生十分自豪和兴奋。

图为实践队师生向杨朝村老先生及其夫人开展访谈。

杨朝村先生骄傲地告诉大家,种植场内培育的蔬果从不喷洒农药和除草剂。谈及平日的售卖渠道,种植场内的果蔬主要销往当地餐馆,因为供不应求,仅接收客户提前一日的预订信息,每日九点前将山苏嫩叶采摘完毕分送至餐厅。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师生指导双岭小学生进行手工DIY,制作了郁金香,并将特制的厦医二十四节气养生书签,一起分送给杨朝村老先生及其夫人,向他们表达了今日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

图为实践队师生、双岭小学师生、双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与杨朝村老先生及其夫人的合影。

据悉,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立足自身优势,着力于打造四季农耕品牌。在这其中不乏台资农商,他们带着创新想法活跃在农业各领域,助推农业的转型升级。自“农林22条措施”实施以来,两岸融合发展迈出一个大步伐,也对双岭村的台胞台企起到助力作用,带来多重实效。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村内依托特色农业,已发展多类旅游产业。

“我们想把健康蔬果带向大陆,与更多人分享台湾特色。”特色农业既离不开开拓者的初心,也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助力。来自大陆对岸别具一格的蔬果,需要开拓者一生不断地学习,也需要弘扬者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知不觉中,杨朝村老先生及其夫人已经将这份热爱延续了20年,如今谈起自己的种植场,他们还是如数家珍。这一处台资农商,不仅表现出蔬果的渊源悠长,更体现了杨朝村先生及其夫人一生的热爱与付出,在迄今为止的20年岁月里,他们种植着从台湾带来特色改良蔬果。在赋能双岭村乡村振兴的农耕篇章上,添就了一幅独具特色的乡村画卷。打造特色农耕品牌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来自大陆对岸的乡缘,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雅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