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应急物资国情观察团寻访物资储备,探寻监管机制

发布时间:2023-07-25 14:47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 吴展翼   阅读 96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物资有保障,响应有力量。近年来,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法制初步建立,储备网络基本形成,但仍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十四五”应急物资保障规划》指出,应急物资保障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为优化应急物资储备的结构布局,充分发挥应急物资保障的市场和社会作用。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在全省各地建立专项物资储备仓库,各地级市积极配合,逐步建设符合城市要求,具有城市特色的应急物资仓库。省内逐步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政—企—社协调一体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其中,在本轮梅雨季节叠加“龙舟水”的暴雨期,位于扬州市的省级防汛应急设备仓库表现优异,成功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为充分了解政、企、社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的具体模式及其经济效益、挖掘其背后的机制并形成可深入推广的理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企社联储,多主体监管”——应急物资国情观察团于2023年7月20-23日采用线上访谈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扬州市应急管理局、扬州市水利局以及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调研访谈。

南京师范大学“政企社联储,多主体监管”——应急物资国情观察团,团队成员由南京师范大学21级行政管理、新闻传播、22级应急管理专业共计六名本科生组成,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等多城市,对多个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储备及监管模式展开访谈调研,运用平战结合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探寻经验与范式。

【协同多部共建设,科技监管提效益——南京应急管理局篇】

7月20日,团队成员来到调研的第一站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对南京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展开调研访谈。市局华主任首先介绍了南京市目前应急物资仓库的分布,以及应急物资储备的基本情况。他强调,南京作为省会城市,道路交通复杂,各交通枢纽道路事故应急物资储备相对丰富;沿江化工企业数量众多,以区域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为主,同时结合储备防汛抢险物资。

紧接着华主任向团队成员展示了市财政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直达资金助力南京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消息、市交通局关于《南京市应急物资补充及演练争性磋商邀请》的有关文件,以及发改委与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储备应急物资与设备的情况。这使得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应急物资储备并不是简单的单一部门任务,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优势互补,最终形成合力。

同时,技术处朱主任依托南京市特色技术产品——金陵应急宝,向团队成员介绍了产能储备这一储备模式,即依托金陵应急宝大数据平台,收集整合具备应急物资生产能力的规上企业信息,评估企业具备的生产能力,在需要大量应急物资的时,企业可立即投入生产从而保障物资供应的储备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进行了应急物资的储备,也有效避免了储备过量或不足的困境,提高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供应能力,减少物资过期浪费。


【政企联合增储备,平战结合速响应——省级联储企业篇】

在初步了解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协同交通局、财政局等多部门储备应急物资,并运用金陵应急宝统筹管理、协调调配政府部门及社会企业物资装备的情况。团队成员决定前往位于扬州市的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应急物资仓库共建企业,实地调研政企联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并与企业负责人、江苏省防汛应急抢先扬州队负责人展开访谈,结合近期装备调动情况,以期了解平战结合模式下应急物资储备的优势所在。

在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位于广陵产业园区的省级防汛应急设备仓库,实地参观感受了应急排水车、应急电源、消防水带等应急抢险物资,并了解到物资仓库管理制度、应急设备紧急调运工作职责等管理办法。同时,仓库管理人员也介绍到,近期扬州市遭遇强降水天气影响,城市内涝严重程度超过市政处理能力,仓库的排水车就受应急管理局调派,前出支援保障。


回到企业驻地,团队成员在与企业领导、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顾指挥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应急设备仓库是基于企业协议储备模式,由省应急管理厅直接拨款建设并提供丰富的设备物资,由企业负责提供场地与日常维护,仓库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接受省厅定期检验与考核。针对团队成员关于如何协调调配这些物资的问题,顾指挥介绍到,之所以与企业共建,一方面是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高;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在平时也可以很好的将这些物资利用起来,不至于闲置,在需要紧急调用时,可以立刻组织专业人员和设备赶赴现场。这是一个平战结合的模式,优先服务驻地,也可以支援周边地势。


【三级联动层次清,制度助力规范化——扬州应急管理局篇】

在企业负责人的推荐下,团队成员前往扬州市应急管理局进一步了解应急物资储备模式与监管机制,同时,与预案管理处李处长等多部门主管人员进行访谈。李处长首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扬州市应急指挥中心,并对其中的救灾物资仓库分布图、防汛物资仓库分布图、社会救援力量分布图等地图做出介绍。

在随后的访谈中,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处代表对于物资储备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她指出通用型应急物资,包括生活帐篷、棉睡袋、军大衣、折叠桌椅、折叠床等,主要存放在发改委粮储处。扬州市发改委的储备物资点目前分布在市县两级,市一级和每个区、县各有一个物资仓库,一共有8个救灾物资仓库;此外,根据扬州市旱涝灾害多的气候特点,防汛物资储存在水利部门,有专用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

针对物资监管问题,李处长补充到,根据“职责三定”的办法,由应急管理局每年提出救灾物资需求计划,由市发改部门负责实施,由发改委的粮储处来负责物资的储备、管理、轮换工作,相互协调互相监督。同时,在2022年初,应急管理局联合发改委、财政局,发布了《市级通用性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通过具体制度化文件,规范物资使用与监管。


在为期三天的调研访谈中,团队通过对南京、扬州等多个地市,不同层级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的调研,充分了解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即基本形成了以实物储备为基础、协议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以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在物资监管方面,进一步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跟踪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加强督促落实。

接下来,团队成员将进一步聚焦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持续关注基层应急物资储备能力,探索安全、高效、科学、经济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为推动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的建立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展翼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