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白天昊 方济众 石一茗) 2025年8月12日,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智微光”实践队在沂水县道托镇南下庄村持续开展“红色+少儿编程”公益课堂。延续前几日寓教于乐、情技融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当天的课程在内容与形式上进一步深化,力求让乡村少年在掌握数字技能的同时,感悟红色精神的厚重力量。
上午的课堂由邱新航老师主讲。在正式教授Scratch绘图功能前,他首先系统讲述五星红旗的诞生历程与深刻寓意,从设计理念到象征内涵,再到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引导孩子们体悟这一国家符号背后的精神力量。随后,他巧妙将编程任务与红色主题融合,引导学生学习使用Scratch绘制一颗五角红星。课堂采用“翻转课堂+小组协作”的模式,学生分组探讨代码逻辑,协同调试程序,逐步掌握顺序执行与递减操作等关键概念。在“1+1”精准辅导模式的支持下,孩子们的作品在屏幕上一一呈现,不仅色彩鲜亮,更承载着他们对家国的纯真敬意。
图为邱新航老师讲授五星红旗的由来
图为邱新航老师授课
下午,课堂气氛在轻松互动与深度思考间流转。龙相东老师的 “数学趣味课” 以妙趣谜题和互动游戏,让数字成为充满智慧的伙伴。他结合 “红军长征行军路线” 设计情境题,孩子们通过计算补给、测算时间完成 “任务”,演算讨论中不时传出笑声与惊叹。最后,他以 “团队协作如方程平衡” 作结,巧融数学原理与合作精神,寓理于乐。
图为龙相东老师与学生互动
课堂上,孩子们情绪高涨,纷纷举手抢答,脸上写满自信与好奇。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不仅掌握了运算与推理的技巧,也从中体会到面对难题时沉着思考、合作共进的重要性。
“数智微光”实践队坚持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以文化滋养科技教育,通过“红色+少儿编程”双轨融合的教学路径,不断探索乡村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与红色精神代际传承的有效模式,让科技之光与信仰之火在沂蒙大地交相辉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白天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