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梁小君)近日,广东海洋大学 “百千万工程”海绘渔歌突击队深入阳江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深入挖掘本土疍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学习咸水歌中蕴含的岁月故事与人文情怀,并通过创作主题墙绘、摄制非遗题材短片等方式,让这份流淌在南海之滨的文化瑰宝得以广泛传播,使阳江独特的风情与魅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愈发夺目。
本次活动以“墙绘万般疍家梦,歌传万缕阳江情”为主题,实践首站,“海绘渔歌” 队以深入学习疍家文化为目的,走进海陵岛疍家历史文化张,队员们跟随展馆解说员的脚步走进疍家历史长河,溯源疍家文化的历史根脉。随后,突击队来到闸坡渔港码头,与当地的老渔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谈到疍家文化的传承时,老渔民语重心长地说:“以前出海,一靠胆量,二靠经验,疍家人吃苦耐劳、敬畏海洋的精神不能丢。希望你们年轻人多了解宣传,让我们的‘海味’一直飘香下去。”队员们认真倾听,其朴实话语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殷切期望,让大家深受触动,更坚定了弘扬疍家文化的决心。
图为队员们在认真倾听疍家故事
访谈过后,海绘渔歌队首先来到江城区白沙东加油站,借助加油站人流量优势,以丝绸之路为灵感绘制了一面主题彩绘墙。随后,团队成员怀着宣传疍家文化与美化乡村双重目的前往阳春市马水镇新风村,在新风村精心打磨了两面分别以“金穗童歌振兴谣”以及“疍村网织山水新”为主题彩绘墙。队员们精心构图,挥洒色彩,将原本单调的墙面变成了讲述渔村故事的生动画卷。
图为海绘渔歌队以丝绸之路为灵感绘制的疍家文化主题彩绘墙
此外,“海绘渔歌”队更巧思延伸,将疍家文化的鲜活元素融入日常物件,设计出帆布包、徽章等系列主题文创产品。这些承载着咸水歌韵味与海洋风情的文创产品,既让疍家文化以更轻盈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可携带、可传播的“移动文化符号”,为民俗文化转化为文旅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具象思路。
图为海绘渔歌队队员设计的疍家文化主题帆布包
文化传承不止于艺术创作,更在于与乡村共成长。实践队员们拿起扫把、环卫夹等工具,走进马水镇新风村的街巷开展清扫活动。队员们细致清理村道杂物、落叶与卫生死角,每一次弯腰清扫,都让村容更清爽一分。整洁的村道不仅提升了村落颜值,更用实际行动唤起村民的环保意识,让 “爱护家园” 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为美丽乡村建设添上温暖一笔。
图为队员们在清理新风村村道
“海绘渔歌”队的实践,恰是用文化之笔为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勾勒的鲜活图景。这种以文化赋能乡村建设的模式,既能吸引游客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带动民宿、农产销售等产业链发展,又能让本土文化资源成为乡村经济的“造血干细胞”,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源泉。
撰文 | 钟理科、张慧欣
图片 | 黎耀泽、陈利
审核 | 梁小君、宋时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小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