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普韵传薪,共绘红原”小队于7月26日至8月2日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开展2025“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循光而行,把准推普“方向盘”
抵达红原后,队员们第一时间走访瓦切镇人民政府与基层干部、牧民代表围坐畅谈,详细了解当地语言使用现状:老一辈牧民多习惯藏语交流,年轻一代虽能听懂简单普通话,但在表达准确性、规范性上仍有提升空间。了解当地实际状况,为后续团队开展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除了实践活动,团队还开展了系统性调研。队员们发放调查问卷,在集市、街边小铺发放回收148份,结合实地考察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已被整理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为后续推普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参考依据。
推广实践,聆听乡音诉求
推普行动正式启幕。小队走上红原县街头、乡村集市,线下推广与问卷调查同步开展。成员们身披绶带,向过往居民递上问卷,用亲切方言开场,再切换普通话交流,引导大家分享普通话使用感受。从村民家中的促膝长谈,到社区活动中心的围坐交流,问卷收集的不仅是数据,更是当地居民对普通话学习的需求与期待,为后续精准推普筑牢根基 。牧家连心,架起理解“桥梁”。
讲座入户,解码语言现状
推广普通话讲座在瓦切镇人民政府开展。从普通话发音规范,到日常交流实用技巧,通过讲座的形式为乡村发展注入语言动能。在讲座过程中,通过集中授课、互动问答以及情景交流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普通话应用能力,也促进了对于不同民族、地域群众之间的沟通理解,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建设与振兴发展从日常说话的字词用语到成语的含义解析,结合乡村场景,教大家用规范普通话讲好家乡故事。在有趣的互动绕口令环节,乡亲们积极参加,在游戏中提升了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对于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真实有效的为说好普通话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规范字里,书写推普温度
7月29日,中心广场推普点位热闹非凡。“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主题活动在此开展,小队备好笔墨纸张,邀请居民参与书法创作。规范字在笔尖流淌,普通话于交流中升温。成员们穿梭其间,指导书写、讲解规范字知识,让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理念,融入居民日常书写与表达,以文化传承之姿,深化推普内涵。
高原基地悟精神,科学薪火共传承
此外,小队也走进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基地。在基地讲解员引领下,成员们聆听科学家扎根高原、科研报国的故事,感受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的高原科研精神。参观实验室、翻阅科研成果,科学家们以普通话交流学术、传承精神的场景,让小队深知推广普通话,于文化传承、科研交流乃至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更坚定了持续推普、助力发展的信念。
初心如磐,共赴振兴征程
推普实践,小队以行动践行使命:让乡村居民普通话普及率提升,让普通话成为工作交流、日常沟通的 “通用语”;以推普为纽带,联结社会实践与乡村发展,助力文旅宣传,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能。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推普小队,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语言传递温度,以推普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未来,他们也将继续秉持初心,让普通话的种子在更多乡村扎根、生长,为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添砖加瓦,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晞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