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育星”志愿团:观非遗瑰宝,览生态胜境

发布时间:2025-08-04 01: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子凝   阅读 83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冯子凝)2025年7月19日,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育星”志愿团走进盐城市大丰区,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文化探寻之旅,先后参观了大丰瓷刻展览厅、新丰920街坊、荷兰花海和大丰博物馆。通过这次活动,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和自然风光,收获满满。

大丰瓷刻展览厅:国家级非遗的匠心传承

“育星”志愿团首站来到大丰瓷刻展览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丰瓷刻将有实有虚的刀法和技法结合,在瓷体表面再现书画笔墨之韵,再传金石雕刻之趣,风格奇异,具有魅力。展厅中陈列着著名瓷刻艺术家、大丰瓷刻代表性传承人陈银付大师的众多艺术精品,他的瓷刻长卷栩栩如生,将传统绘画与瓷刻工艺完美结合,令人叹为观止。志愿者们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对匠人的精湛技艺肃然起敬。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大丰瓷刻展览厅前合照

图为制作中的大丰瓷刻

新丰920街坊:盐垦文化的活态见证

随后,“育星”志愿团走进新丰920街坊,这里历史悠久,街坊内的古戏台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街坊内还坐落着上海垦管局旧址,承载了大丰盐垦文化的历史记忆。志愿者们了解到,大丰的盐垦历史与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开拓精神密不可分,这片土地的发展正是盐垦文化的生动体现。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新丰920街坊合照

荷兰花海:自然与人文的浪漫邂逅

漫步于荷兰花海,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郁金香花田,色彩斑斓,宛如童话世界。花海不仅以自然美景著称,还融合了一系列文创活动,成为大丰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花海的形成也离不开过去大丰盐垦公司开辟的四级排灌水系,形成了大丰水利条田化的新局面。志愿者们在此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荷兰花海合照

大丰博物馆:穿越千年的历史长廊

大丰博物馆浓缩了大丰的建城史、生态环境和人文精华,记录了大丰作为淮盐中心产地的悠久历史。镇馆之宝楚币“郢爰”的出土揭开了2500年前大丰境内人类活动的帷幕,銮驾墩汉墓的发现佐证了大丰盐业文明的开端。志愿者们重点参观了“煮海熬波”展区,通过视频、模型和图文展示,了解到传统海盐制作的步骤,进一步加深了对盐文化的认识。范仲淹、张士诚、施耐庵、张謇等与大丰息息相关的名人故事,展现了这片土地的人杰地灵。

1940年10月,新四军、八路军两军先头部队在盐城、东台之间的白驹镇狮子口胜利会师,进而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大丰博物馆也为这一段历史设置了红色展区,从中可以回望抗日烽烟,领略根据地建设的风采。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志愿团成员们在展板前驻足良久,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大丰博物馆前合照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大丰博物馆内合照

中华麋鹿园:湿地精灵的生态家园

7月20日上午,“育星”志愿团一行来到中华麋鹿园。这里是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园,以“湿地生态、麋鹿保护”为主题打造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志愿者们乘坐观光车深入麋鹿散养区,近距离观察成群的麋鹿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栖息。在麋鹿博物馆内,志愿者们了解到麋鹿曾在中国本土灭绝,后通过保护项目重新引入,如今已成为大丰生态保护的标志性物种。这深刻展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中华麋鹿园前合照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中华麋鹿园内合照

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的绿色奇迹

下午,志愿团游览了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人造生态林园,被誉为“天然氧吧”。在木育森林科普体验馆前,志愿团成员向着夕阳奔跑,在镜头中记录下本次研学之旅的点点滴滴,彰显青春的底色。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黄海森林公园前合照

图为“育星”志愿团在木育森林科普体验馆合照

图为“育星”志愿团剪影

从非遗技艺到盐垦文化,从生态湿地到历史沉淀,这次文化之旅让“育星”志愿团的成员们对盐城的多元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把所见所闻融入今后的课程设计中,让更多孩子了解家乡的文化瑰宝。盐城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志愿团的脚步,也将继续向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子凝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