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情暖陆良 安宁夕阳”小分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5-08-02 22: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舒敏 黄万赋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赵舒敏  黄万赋)墨染乡土安宁卷,情暖生命夕照时导语:2025年7月4日至7月12日,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示范团队“情暖陆良,安宁夕阳”小分队实践调研团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格德村开展了为期八天的农村慢病老年人安宁疗护调研与科普活动。此次活动以“调研为主,科普为辅”的形式,旨在评估云南省农村慢病老年人安宁疗护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现状,同时推动安宁疗护知识的普及和公众认知的提升。

白衣青春下乡,“3+3+3”筑基

年轻的白衣天使们,积极听从党的号召,盯住推进乡村振兴的的活动目标,抓住卫生下乡这一主要任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团队坚持“3+3+3”理念,第一个“3”即坚持村委会、学校学院、学生三重对接联合;第二个“3”即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专业特长的三方面结合,第三个“3”即社会效益、学术价值、个人价值的三者高度统一。

图为村文化广场安宁疗护调研与科普结束后合照  王涛供图

分阶段进行,筑牢实践基础

活动期间,团队分阶段推进工作:7月4日至5日,团队在当地完成前期储备,包括对接当地村委会、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等多地、细化调研问卷、培训队员访谈技巧等,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7月6日起,正式进入格德村开展核心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科普宣讲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近两百份,重点掌握他们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程度、实际需求与现存困惑,同时团队成员也在村文化广场开展3场知识科普,用通俗易懂案例讲解安农疗护的核心意义与服务内容,现场解答疑问。

图为团队成员在村文化广场进行调研科普 黄万赋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卫生室进行调研科普 王涛供图

聚焦特殊群体,深入一线调研

团队成员聚焦60岁及以上的农村慢病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在当地村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带着血压计、血糖仪以及生活用品等进行入户走访,团队成员主要对慢病老年人及其照护者进行关于安宁疗护进行深入访谈,旨在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关于安宁疗护的认知和需求。

图为入户访谈农村慢病老年人 毕映芯供图

调研显痛点:认知模糊,需求迫切

调研中发现,多数老年人及照护者对安宁疗护概念模糊,但对“减轻病痛、舒适养老”的需求迫切,且普遍希望获得更便捷的居家照护指导。

图为入户访谈农村慢病老年人 饶洋供图

实践见实效,助力服务升级

此次“情暖陆良,安宁夕阳”小分队的实践活动,既为格德村慢病老人送去了急需的健康关怀与认知启蒙,更以扎实的调研成果,为破解农村安宁疗护服务的供需痛点提供了来自基层的鲜活样本。团队后续将深挖数据价值,形成兼具实操性的分析报告,助力构建更贴合农村实际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让“减轻病痛、舒心养老”的期盼,在乡村落地生根,惠及更多夕阳老人。

图为村卫生室调研与科普结束后合照 赵舒敏供图

通讯员:赵舒敏 黄万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舒敏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