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筷为梁・以智为基——重庆工商大学实践团乡村桥梁搭建体验营

发布时间:2025-08-01 08: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长澔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陈长澔)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团在江津椒乡村开展筷子搭桥趣味实践活动 2025年7月16日下午2点至4点,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齿轮传薪火,匠心暖人心”实践团的10名成员,在重庆江津区先锋镇椒乡村成功开展筷子搭桥趣味实践活动。作为实践团为期3天乡村服务行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以“趣味实践传知识,文化服务暖乡村”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当地20名儿童接触基础力学知识,同时为乡村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

当天下午2点,实践团成员提前抵达活动场地——椒乡村村委会活动室。成员们迅速完成场地布置:将桌椅按小组划分成7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桌面上整齐摆放着活动工具(3个纸杯、9根筷子),墙面的PPT呈现了重庆长江大桥、拱桥等桥梁结构图。2点30分,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陆续到场,实践团成员主动引导孩子们分组就座,并简单介绍了活动流程。 活动正式开始后,实践团成员陈长澔首先进行基础原理讲解。

力学分析,百吨大桥为何不倒?

陈长澔结合墙面的桥梁图片,用通俗语言阐释力学核心。以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进行举例讲解。分别从桥梁结构,地基,抗外压力的设计来进行逐一讲解。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分组实践环节 图为实践团陈长澔为孩子们进行讲解李心怡供图

筷子为梁,筑建交通网。

20名儿童被分为7组,每组由1名实践团成员全程指导。本次课堂分为两个任务,任务难度逐难。面对挑战,孩子们起初有些困惑,并且出现结构不稳反复失败。在实践团成员的针对性指导下,孩子们先后成功固定纸杯。 下午3点40分,各小组进入作品展示环节。实践团成员准备了15枚硬币,对每座“筷子桥”进行承重测试。结果显示,所有小组的作品均能稳定承载15枚硬币,部分小组还在基础结构上创新,通过增加交叉点提升稳定性。 图为实践团盛旭帮助孩子们搭建桥梁  蔡子恒供图

活动尾声,实践团为参与儿童发放文具、科普手册等纪念品,并与孩子们、家长在作品前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虽仅持续2小时,但成效显著:20名儿童全部掌握“十字交叉固定”“对称搭建”等基础方法,部分孩子还能说出“交叉能分散重量”“对称才稳”等原理要点。活动结束后,不少孩子仍围着自己的作品研究,尝试调整结构以承载更多硬币。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活动既让孩子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文化实践走进乡村。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椒香村孩子们的合影  邓雪莲供图

桥梁是现代重要的交通脉络,桥梁跨越阻隔,连通资源与市场,加速人流物流,催生经济活力,是发展的重要推力。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筷子搭桥活动是“齿轮传薪火”理念的生动实践——以生活常见的筷子为载体,将机械专业知识转化为儿童能理解的实践内容,既传递了科学思维,也拉近了高校与乡村的距离,让孩子们观察到了桥梁的社会 作用以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实践团负责人还教导孩子们要睁眼看世界,与时俱进,利用好周围的一切不断的学习,上进,在新时代中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通讯员:陈长澔

摄影:蔡子恒,邓雪莲,李心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长澔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