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冲云脉 神乌起卜筮——“古韵博物,千秋统绪”实践团队三星堆博物馆之约

发布时间:2025-07-31 22: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梓铭   阅读 2.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1日(通讯员冯梓铭 魏严翔)2025年7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古韵博物,千秋统绪”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开始了一场博物馆学习与服务之旅,实践团队参观了解三星堆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深化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为后续更好地讲解服务奠定基础。


探秘青铜秘境

通过一周的网上资料收集、书籍查阅,实践团队有了对古蜀文化有了较深的认识,又实地走访了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了三星堆文物相关知识。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之后,实践团队确立了沉浸式参观、志愿讲解、公众采访三大主线。

实践成员魏严翔对古蜀文化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本次实践非常有信心,他表示:“博物馆是将古今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场所,也是今人了解曾经的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方。三星堆文物是古蜀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物证,当这些外形怪异的文物突然出土的时候,中国乃至世界都为之震惊,通过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多方面协调配合,才为今天的人们一点点撕去古蜀国的神秘面纱。”怀抱着坚定的心态与蓬勃的热情,实践成员魏严翔对讲解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满怀信心。

“《山海经》里的‘扶桑树’就在这里真实存在。”实践成员魏严翔这样讲解着,“青铜神树原在地下早已碎裂不堪,有成百上千块,是后来的文物修复工作者经过比对、考量等各种手段推测出来各碎片的位置,最后组装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模样。”一位女士惊呼神奇,询问着关于这件珍贵文物的相关事件,于是实践成员魏严翔凭借其知识储备对女士的提问一一解答,又说到:“可以发现,青铜神树的枝叶间悬挂的飞鸟与游龙,这些也是文物修复专家凭借《山海经》等古籍文书所推测的样貌,在这一棵树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扶桑、若木、三足金乌等以前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神话,这也是考古所带来的文明具象化。”

图为魏严翔为游客讲解。魏严翔供图。


赓续川蜀根脉

在讲解结束之后,实践团队及讲解员魏严翔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魏严翔表示:“四川是我的家乡,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讲解是为赓续这青铜根脉的部分努力而已。”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于三星堆博物馆的看法,实践成员魏严翔对部分参观者进行了采访询问。有一位女士很高兴地介绍了采访,她向实践成员介绍着她的收获:“三星堆文化是古蜀秘境中的一个奇妙之地,曾经只在课本中李白的诗篇《蜀道难》中背诵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却不曾想,当真正站在三星堆的各式各样的文物面前,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那些酷似愤怒的小鸟、奥特曼、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文物更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以及无尽的遐想,而今天,在时代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古人遨游天地、登山临海的愿景都能成为现实。”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实践团队更有了获得感与满足感。

图为魏严翔采访参观者。魏严翔供图。


通过学习了解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再由讲解介绍将自己的知识能力输出,从而反哺社会、帮助群众。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古韵博物,千秋统绪”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入发掘博物馆中的中华历史文脉,传承文化经典、赓续千秋脉源,通过讲解介绍让三星堆文化更生动、更亲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梓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7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