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盛夏丨“歌声折纸润童心,健康成长伴童年”——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为丰富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结合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山东中医药大学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孟庄村的小荷学堂,开展“歌声折纸润童心,健康成长伴童年”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培养艺术素养、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动手能力”为核心,为当地儿童带来多样特色课程,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教育。
活动期间,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精心设计多类课程,结合儿童认知特点打造趣味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
音乐课:学唱《我的纸飞机》,歌声里的童年记忆
音乐课上,实践队队员以流行儿童歌曲《我的纸飞机》为教学内容,带领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实践队队员们先播放歌曲,让孩子们熟悉旋律,再逐句教唱,讲解歌词中“纸飞机飞呀飞,载着梦想去远方”所蕴含的童真与向往。课堂上,队员们还配合手势动作辅助演唱,孩子们跟着节奏轻轻摇摆,稚嫩的歌声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这首歌好好听,我要唱给爷爷奶奶听!”小雨开心地说。
▲图为实践队队员交给孩子们唱动听的儿歌 摄影:董凯宇
折纸课:巧手折飞机,折出童年梦想
折纸课与音乐课相呼应,以“折纸飞机”为主题。实践队队员先示范折纸飞机的步骤,从纸张的对折、机翼的折叠到尾翼的调整,一步步耐心讲解。孩子们拿起彩纸,跟着实践队队员们的指导认真操作,有的还发挥创意,给纸飞机画上眼睛、翅膀。不一会儿,一只只色彩各异的纸飞机诞生了,孩子们举起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课堂上满是成就感。“我的纸飞机一定能飞得最远!”一位小男孩自信地说。
▲图为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开心展示自己的纸飞机 摄影:刘宝硕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课:敞开心扉,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课聚焦“认识情绪,快乐成长”主题,实践队队员通过故事分享、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的情绪,学习表达与调节情绪的方法。实践队队员们讲述了“小熊如何克服烦恼”的故事,告诉孩子们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向家人、老师倾诉。在“情绪猜猜猜”游戏中,孩子们通过表情和动作模仿喜、怒、哀、乐,学会识别他人情绪。“原来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大声说出来呀!”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了心理小知识。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讲解心理健康小知识 摄影:刘昕焱
舞蹈课:灵动舞姿,绽放活力童年
舞蹈课上,实践队队员教孩子们跳一支轻快的儿童舞蹈《快乐拍手歌》。从基本的拍手、跺脚动作,到跟着音乐变换队形,实践队队员们分解动作耐心教学。孩子们跟着节奏舞动,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但眼神中充满了活力与热情。舞蹈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肢体协调性,更让他们在运动中释放了快乐。“跳舞的时候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劲儿!”孩子们笑着说。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一起“舞动青春” 摄影:董凯宇
此次活动累计服务儿童30人次,课堂反馈显示,95%的孩子能完整唱出《我的纸飞机》片段;90%的儿童掌握了折纸飞机的基本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上,孩子们能说出2-3种调节情绪的方式;家长们纷纷表示,课程贴近孩子兴趣,既能学到技能,又能关注心理,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药香承韵育青苗社会实践队的此次活动,是对乡村儿童多元需求的精准回应。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让孩子们在艺术中感受美好,在互动中学会成长。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让更多乡村儿童享受到优质的课外教育,为他们的童年添上更多绚丽色彩。
指导老师:时彦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