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洒满云梦县曙光小学的校园,一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暑期夏令营在这里火热进行。7 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云喆志愿服务支教队与云梦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携手,在曙光小学联合开展为期十天暑期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带来了秦简文化宣传、艺术鉴赏、安全教育等一系列特色课程,而各类别出心裁的手工课更是成为夏令营的一大亮点,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在手工课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石头彩绘课上,志愿者叶佳辉将收集的光滑鹅卵石和提前准备好的颜料带到课堂,孩子们以石头为天然画布,在上面彩绘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图案,原本灰暗的石头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色彩斑斓,充满生机,变成了兼具观赏性与童趣的艺术作品。“开设石头彩绘课,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希望引导他们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感 —— 不起眼的石头经过创作能成为装饰品,这种转变正是创造力的体现,” 叶佳辉在课堂间隙介绍道。
黏土手工课 ——“情绪脸谱” 创新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平台。志愿者郭雨泽突破传统黏土创作模式,以圆形纸盘为基底,指导孩子们用彩色黏土塑造表达喜怒哀乐的脸谱。他先示范捏制皱眉、咧嘴等基础表情元素,再鼓励大家结合生活体验进行创意组合。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整个课堂充满了合作与分享的氛围。“小郭老师,这是我制作的笑脸,送给你,希望你可以天天开心” 一个小女孩捧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说道。
志愿者贾丽颖的剪纸课,志愿者王学丫的化学小实验,志愿者叶炜的“时光信箱”,志愿者王家兴的“解压小桌宠”,志愿者吴娅宁的“枯木逢春”等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创造了不同类型的特色体验活动,给夏令营增添多元色彩。
除了这些常规的手工课,志愿者们还结合云梦县的秦简文化,设计了特色的秦简手工制作课。志愿者林嘉桐作为云梦本地人,对当地秦简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课堂上,他向孩子们介绍了秦简的历史和价值,然后指导孩子们用卡纸等材料制作简易的 “秦简”。孩子们在 “秦简” 上写上自己喜欢的文字或图案,感受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魅力。
一位有教育工作经历的学生家长在参观后说到“非常感谢华中农业大学云喆志愿服务支教队志愿者们的到来,他们精心设计的这些课程和活动,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创新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动手能力、丰富的创造力和良好的审美素养,令人欣喜。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也为我们当地开展未成年人文化教育活动开拓了新的思路。”
此次暑期夏令营活动,通过各类特色手工课,为曙光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夏天。华中农业大学云喆志愿服务支教队的志愿者们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和创造的快乐。相信这份由艺术、文化与爱共同编织的夏令营记忆,能激励更多孩子勇敢创造,也让这样的教育温度延续至更远的地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天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