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陈泽扬 周嘉欣)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上好 “大思政课”,进一步动员青年学子领悟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2025年7月8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路红心”实践团队奔赴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高陂108天红色基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段夏杰老师指导下,陈芷兰,王子文,陈耀臻等学生完成了一场主题为《传承红色精神,建设美丽高陂》的大学生思政课活动,以实践为课堂,让思政教育扎根红色沃土,让红色文化浸润青春成长。
▲图为带队老师段夏杰为医路红心实践团队队员们梳理拍摄思路
特别之处:从“灌输”到“共鸣”,打造沉浸式对话课堂
当大学生思政课走出教室围墙,当红色研学不止于历史回溯,会孕育出怎样的教育力呢?与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不同,这堂户外思政课以“沉浸式对话”为核心。没有固定的教案框架,高陂的红色历史现场成为“动态教材”,队员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则是“互动线索”。这堂在烈日下打磨、以实践为魂的思政课,既是对“办好思政课”要求的回应,也是红色高陂历史与青春使命的交融。它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让红色传承照进现实,以实践之力,点燃青春报国的火种,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与红色精神,在新时代青年的担当里熠熠生辉。
▲图为医路红心实践团队聚精会神进行红色研学中
重要之处:让“信仰”接“地气”,实践与理论的融合
大学生思政课的拍摄现场,队员们的镜头从红色史料转向振兴现场,思想也从“了解历史”走向“践行使命”。队员们深知思政课的使命,围绕“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高陂红色底蕴,以高陂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故事为锚,将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贯通;回溯红色高陂历史,把先辈们在艰苦中坚守信仰、护佑家国的过往,转化为可触摸的思政教材。每一个镜头、每一段讲述,都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思政教育“实”起来,用实践传递信仰温度,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红色传承中落地生根。
▲图为医路红心实践团队队员对稿中(王子文,陈芷兰)
▲图为医路红心实践团队队员王子文讲解中
▲图为医路红心实践团队队员陈芷兰讲解中
使命呼吁:以青春热血,奔赴家国担当
我们采访了新闻官郭飞燕,问:“您觉得当代年轻人在红色研学中最容易忽略的细节是什么?"郭飞燕老师回答道“不管是去参观还是研学,我都希望年轻人在了解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要感受到当地农村风貌品质的提升,也就是’颜值‘与‘内涵’的双提升。”
▲图为陈耀臻拍摄大学生思政课中
思政课的最终落点,是育人报国。课程尾声,队员们向所有人发出呼吁:高陂红色历史是信仰的宝藏,传承红色精神,就是要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作为医学生,以专业报国,守护人民健康;作为新时代青年,以奋斗担当,书写家国答卷。让红色基因成为青春奋进的底色,用行动践行“为祖国奉献”的誓言,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春实践中绽放光芒,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华丽篇章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泽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