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颖姗、刘幸怡、朱美琪、肖泽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乡村振兴蓝图,在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化作 “百千万工程” 的鲜活实践。五指毛桃从荒坡作物到全产业链的蜕变,藏着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的生动注脚 ——广州新华学院助力乡春突击队(以下简称 “突击队”)以直播为桥,让这份绿色答卷被更多人看见。
图为突击队与五指毛桃产业园负责人合影(通讯员 李峙霖 摄)
近日,突击队与武龙源五指毛桃产业园负责人深度交流,聚焦产业发展核心问题:明确生态种植是可持续发展根基,需严守种植环境选择与田间管理标准;同时探讨经济效益转化路径,规划通过拓展产品线、提升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这场交流让突击队清晰把握了五指毛桃从 “荒坡作物” 到 “致富果” 的蜕变逻辑,为后续助力奠定认知基础。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负责人交流五指毛桃的种植(通讯员 余钦豪 摄)直播带货成为跨城传递生态滋味的桥梁
一场直播中,852 名网友 “云逛” 产业园,刚煮好的五指毛桃面凭借亲民价格成焦点。突击队成员现场试吃,细致描述口感与清香,直观展现产品品质;面对弹幕提问,从原料来源到生产标准逐一解答,以透明化沟通消解顾虑。两小时直播销售额突破 600元,虽销售额不高,但为后续推广积累了首批用户与口碑。这既是网友对 “绿水青山出好物” 的认可,更让生态加工品实现跨城传递。
图为突击队成员直播带货五指毛桃产品(通讯员 李峙霖 摄)全产业链赋能让 “土宝贝” 焕发新生
武龙源将五指毛桃从单一煲汤料,开发成面、养生曲奇等 20 余款加工品,每根根茎都系着农户增收希望。突击队深入产业链各环节:实地考察生态种植模式,了解新鲜原料到深加工产品的转化过程,记录如何在保留草本风味的同时,攻克口感与保质期技术难题。
图为五指毛桃扎捆(通讯员 李峙霖 摄)
突击队更瞄准文化附加值,讲述加工品研发中坚守 “生态优先” 的故事。镜头对准种植基地的绿水青山,为这片土地的生态坚守 “发声”。从传统食材到多元产品的跨越,既守住生态底线,又激活产业增值空间,让五指毛桃成为串联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 “新密码”。
图为五指毛桃种植基地(通讯员 李峙霖 摄)
从直播间 “云打卡” 到线上话题扩散,突击队以传播力量让西河五指毛桃的生态故事越传越远。这既是为产业链添砖加瓦,更是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生动实践,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之路被更多人看见、认同、参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颖姗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