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骄杨·青述者”暑期社会实践团罗雅萱个人特写

发布时间:2025-07-25 16: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雅萱、黎梓梁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讲开慧故事,承革命之心

——湖南信息学院“骄杨·青述者”暑期社会实践团罗雅萱个人特写

2025年7月,在青砖灰瓦的杨开慧纪念馆里,青年讲解员罗雅萱的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玻璃。柜中那封泛黄的狱中家信,字迹已有些模糊,却在她心中愈发清晰。

初背讲解词时,罗雅萱总被“1927年”“板仓”这些零散的词汇绊住脚步。那些印在纸上的文字像没有串联的珠子,让她的讲述显得生涩。直到某天,一位白发老人站在杨开慧与毛岸英三兄弟的合影前红了眼眶,一句“她不仅是革命先烈,也是个惦记孩子的母亲啊”,像钥匙打开了她理解历史的大门。

那天起,罗雅萱开始在史料里打捞细节:杨开慧给孩子缝棉衣时特意留长的袖口,是为了来年还能穿;狱中家信里反复出现的“岸英要好好读书”,藏着母亲最朴素的牵挂。这些细碎的温柔,让原本冰冷的讲解词渐渐有了温度。

讲解过程中,她常对着文物沉思:杨开慧在白色恐怖中坚持革命工作,靠的何尝不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的信念?就像北斗人从零搭建导航系统,她在没有先例的革命路上,用家书传递信仰,用生命守护理想。每次核对史料,她都像北斗卫星校准轨道般较真——从就义前的每句话到家中陈设的方位,都要反复考证,这份严谨,堪比工匠打磨零件时追求0.01毫米精度的执着。

这个夏天,她不仅讲解了历史,更被历史重新教育:那些曾觉得遥远的信仰,早已藏在岁月深处,等着青年用真心去触摸、去传承。而她们这些讲解员,就像年年绽放的桂花树,把红色精神的芬芳,悄悄播撒在每个来访者的心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黎梓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