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八闽赤心溯源”实践队寻闽北红迹,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23 00: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80多年前,一张谈判桌,沉淀着怎样的破局智慧?7月12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八闽赤心溯源”实践队走进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触摸闽北苏区那段“以武立骨、以文铸魂”的峥嵘历史。从诸母岗的战火记忆,到谈判桌前的大局担当,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块砖石、每一页手稿,都在诉说着革命的胜利,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冲锋,而是军事勇气与政治智慧的交响共鸣。

谈判桌前的智慧:民族大义下的破局之道

大洲村的古厝里,谈判场景复原厅的光影依旧。1937年深秋,黄知真、邱子明与周中恂的身影在此定格:一方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底线,一方纠结于“防共限共”的私念,最终,在七天七夜的拉锯后,“保留红军建制”这一条,双方争了整整三天,最终那句“番号可改,初心不变”,既守住了革命根本,又为抗日大局让了步。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后,实践队成员们终于读懂选址的深意:大洲村地处闽赣咽喉,既便于双方代表安全抵达,又暗合“进可联合作战、退可各自为守”的战略考量。革命先辈们从不是只会硬拼的猛士,更懂得在原则与灵活间寻找支点,让“斗争”始终服务于“团结”的终极目标。

展板上一份标注“绝密”的会议记录,字里行间藏着更细腻的权衡,看似琐碎的条款博弈,实则是在为民族大义筑牢根基。这让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到革命先辈们在复杂局势下的政治智慧和大局观。这种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分歧中寻共识的智慧,不仅是当年打破僵局的钥匙,更成为后世处理复杂问题时的重要镜鉴——真正的远见,从来是既守得住底线,又看得见远方。

尾声:历史深处的启示

今天,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这里缅怀英雄先烈。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新四军组建出发时一般的昂扬斗志,心怀对国家、对民族的拳拳赤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撰稿:“八闽赤心溯源队”谢心怡,翁恭权

摄影:“八闽赤心溯源队”谢心怡

审核:杨海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7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