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井冈山暑期实践团来到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实践队成员在革命志士浴血奋战的故事中汲取信仰力量,在系统深入的理论讲座中学习调研方法,在激情澎湃的红歌教学中凝聚团队共识,为探索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提供了方向指引。
井冈精神筑信仰,青春热血谱华章
“井冈山时期留给青年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全国总工会井冈山教育基地特聘教授钟国华以“解读井冈山”为题,为实践队成员讲述了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这片革命圣地上,中国共产党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与此同时,建党之纲、建政之制、建军之魂、土地之法在这里荟萃成炬,为后续革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钟国华教授为实践队成员进一步讲述了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涵并结合历史细节娓娓道来:陈树湘 “断肠明志” 的忠诚,马奕夫“血肉堵枪”的决绝,四万余名无名烈士长眠井冈的壮烈……无数英雄英勇无畏的牺牲,让报告厅内的各校实践队成员深刻地认识到井冈山不仅是一座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
学习了钟国华教授的讲座,实践队成员深受教育,成员倪欣宇说道:“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挺膺担当,铭记英雄,传承井冈山精神,以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和敢闯新路的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英雄的热血在新时代继续沸腾。”
成员倪欣宇发表学习感想 夏雨珊摄
实践研学传家宝,联系群众勇担当
各校实践队成员齐聚一堂,参加了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宋留清主讲的“学习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专题讲座,学习了调查研究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掌握了调查研究全流程中的核心方式与实操方法。
调查研究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基本功,更是串联起联系群众、推动工作、科学决策的关键纽带。宋留清教授在阐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时,以生动事例串联起历史脉络:李大钊同志始终心系底层民众,通过细致观察与实地调查,敏锐指出“这些贫民,并不是懒惰不愿做工,实由社会组织不良,叫他们无路可走”;毛泽东同志以身体力行的调研实践为典范,其《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经典调查报告,为土地革命路线的科学制定提供了扎实的一手资料。
宋留清教授勉励青年同志,要在躬身实践中锤炼调研本领,在基层一线中倾听群众心声,让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宋留清教授讲解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赵冰莹摄
红音激荡忆往昔 群策群力向未来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歌教学在实践基地报告厅拉开帷幕。活动以“传唱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全体成员共同唱响《强军战歌》《映山红》《打靶归来》等经典曲目。激昂的旋律回荡全场,滚烫的热血澎湃胸膛,每一句都承载着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与对红色精神的薪火相传。通过游戏互动、团队PK等丰富形式,让大家在歌声中重温革命历史,在协作中凝聚团队力量。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赴井冈山暑期实践团成员参与红歌教学 赵冰莹摄
实践队成员们难掩激动,纷纷坦言:“要把这份热忱与激情,化作日常工作里的笃定与动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并肩前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书写团队发展的崭新篇章。”
撰文 | 刘昕媛 陈薇羽
图片 | 夏雨珊 赵冰莹
一审 | 董明轩
二审 | 倪欣宇
三审 | 田昌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昕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