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汇聚照童心 青春守护映成长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萤火守护计划”暑期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7-17 16: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影兮   阅读 47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盛夏七月,云南省洱源县丰源村委会里童声朗朗。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11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萤火守护计划”支教团,以“红色铸魂、暖心护苗、文化传承”为主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乡村四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假期无人看管、作业无人辅导等问题,进一步服务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用青春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红色研学强信念,青春誓言践初心

活动伊始,支教团赴施晃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通过观看革命纪录片、瞻仰历史文物、重温入团誓词,志愿者们深刻感悟红色精神。“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支教团成员会用行动守护孩子们的成长!”队长李影兮在纪念馆前的发言道出团队心声。支教期间,志愿者们将红色教育融入课程,通过讲述英雄故事、共唱爱国歌曲,让红色基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多元课程护成长,萤火微光照童心

支教团队立足儿童需求,设计“五育融合”特色课程体系:

“心向暖阳”心理健康课 通过制作“阳光心愿卡”,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语润星光”普通话课堂 以绕口令、诗词朗诵为载体,帮助孩子们夯实语言基础;

“艺动流光”美育课程 组织合唱《再唱山歌给党听》、编创童趣舞蹈,激发艺术潜能;

“行循明光”安全教育 通过情景模拟、动画演示,强化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意识;

“巧染霞光”非遗传承 带领孩子们体验扎染技艺,见证白布蜕变为艺术品的奇妙过程。

家访暖心路,真情零距离

支教期间,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志愿者们穿过蜿蜒的乡间小路,走进12户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家中,与家长促膝长谈,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和学习需求。在家访中,志愿者发现三年级学生小杨(化名)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性格内向自卑。团队立即制定“阳光伙伴”帮扶计划,通过每日课后辅导、书信交流等方式帮助他重建自信。一周后,小杨在课堂上主动举手朗读课文。

新媒体赋能,让爱跨越山海

团队创新运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开设抖音账号“@萤火微光”,发布支教纪实视频20余条,单条最高播放量超1万次。镜头记录下孩子们解开扎染作品时的欢呼、汇演舞台上自信的表演,以及志愿者与孩子们相拥告别的感人场景,引发网友广泛共鸣。“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更懂了支教的意义!”两条网友留言获赞上百。

萤火虽微,可映星河

在成果汇报会上,孩子们用稚嫩的歌声和舞蹈展示学习成果。志愿者代表动情表示:“离别不是终点,团队会持续关注孩子们成长。”据悉,团队已与当地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未来将通过线上辅导、物资捐赠等方式延续关爱。

此次支教活动是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深化实践育人的生动缩影。11名青年志愿者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共青团员的责任与担当。正如他们的团队口号所言:“萤火虽微,聚之成炬;青春守护,点亮未来!”

撰稿:李影兮

摄影:胡鹏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影兮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