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唐铭遥、冯欣艺、刘欣、孙成燕)为激发乡村内生型人才活力,重塑农业文化认同,苏州城市学院“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于7月9日、7月11日,在金庭镇文体中心暑托班开展农业知识宣讲活动。本次活动内容涵盖农作物与兴农技术的科普知识、农谚背后的科学内涵以及中国茶类的深入探究。这是继小分队深入西山进行农事劳动体验、走访村民以收集实践成果之后,将其实践经验转化为科普教育资源的创新性举措。
7月9日团队成员与暑托班小朋友合影。唐铭遥供图
初见“城心”:感受农业-科普宣讲
7月9日上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刘欣同学将自身在农业调研中的深刻理解,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知识内容,分别从生产活动与产业经济两个维度,向小朋友们讲解农业的相关知识。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标准,刘欣同学具体而详尽地阐述了农业的六大类别,并就历史上的士农工商以及地理上的秦岭-淮河线对种植种类的区分进行了讲解,小朋友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勇于提出疑问。
农业振兴:解锁新农业振兴本领
7月9日下午,杨欣怡同学围绕助力西山特色水果销售及如何掌握兴农本领开展课程。在了解到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与水果接触较多,但对其功效了解不深刻,杨欣怡同学当即将枇杷可以止咳化痰、美发养颜、护眼明目,水蜜桃富含的胶质物可以预防便秘、帮助消化等水果的功效教授给大家。
随后,借用“云游”方式学习农业技术以掌握兴农本领。在建立实践基地上,如西山智慧果园、稻鸭共作示范区,体验智慧农业,培养科技助农能力。在内容设计上,绿色生产实验室可以检测土壤pH值、制作生物农药,如蒜汁驱虫剂,便携检测仪、显微镜操作。在数字农具体验中,操作无人机模拟巡田、物联网灌溉系统调试,运用平板电脑+农业APP教学。在农产品安全课上,果蔬农残快速检测实验利用试剂盒操作、数据记录分析等。
助力西山农业振兴,需要一代一代的努力,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是一份力量。依托世界粮食日,从一粒米的由来到其衍生,成员以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来猜食物的对应作物,拉近农业与自身的距离,小朋友们积极配合,一起解锁农业趣味密码,体现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
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唐铭遥供图
7月11日,“城”心西山助农小分队在文体中心继续开展“农谚的智慧”与“中国茶叶六大类”的主题课堂。农谚围绕其定义、具体阐释、延申拓展内容展开,茶叶从六大类介绍到起源、茶的传播到其益处进行。
团队成员与暑托班小朋友合影。唐铭遥供图
农谚与智慧:农业生活化魅力与助农兴农的必要性
7月11日上午,李灿灿同学基于经典农谚进行科学原理解释,如“瑞雪兆丰年”是雪覆盖在农作物上,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防止农作物被冻坏;再而,用一段《小暑》视频和与小暑相关的农谚,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来感受农谚的魅力,同时通过对比古今农业工具,锄头与无人机,感受农业科技变革。最后,以寓教于乐的互动形式,引导孩子们理解农谚所承载的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深刻哲理。此举让孩子们感受到基于基础农业发展而来的现代农业的智慧以及助农兴农的必要性。
团队成员讲解农谚知识。唐铭遥供图
中国茶叶六大类:感受茶文化多元化
7月11日下午,冯欣艺同学围绕“中国茶叶六大类”展开,从西山名茶碧螺春为切口引入主题,积极引导小朋友们分享生活中熟知的名茶,随后讲解绿茶、白茶、清茶(乌龙茶)等不同茶叶的特点与功效。同时也通过一些如神农尝草解毒、大红袍的传奇等的小故事,牢牢抓住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实现有效教学。
团队成员讲解中国茶。唐铭遥供图
乡村振兴:让农耕文化的种子生根
本次为期两天的“农耕奇妙游”-农业知识宣讲会,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了乡村与农业的种子,在团队成员心中坚定了爱农助农的决心以及对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支持,这项活动最终的受益者都是农业本身。未来,“城”心助农小分队愿把青年力量发挥到最大,以“田间课堂+实践体验”的形式,联合农户打造“青少年农耕实践基地”,从而实现农业知识精准下沉,培育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幸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成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