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之乡的绿色变革:三下乡队伍解码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5-07-15 21: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蒋祺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蒋祺、张丹) 2025年7月14日下午,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赴贵州遵义“长征医影路,仁心映赤途”青春筑梦团前往贵州省遵义市苟坝村杜仲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此次活动旨在引导筑梦团成员深入了解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聚焦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实践。

杜仲叶:精制健康茶

走进现代化生产间,工厂负责人向筑梦团成员介绍了工厂的发展历程与生产成效。他强调,自建厂以来,工厂累计加工杜仲叶98吨、实现产值80万元,加工杜仲皮280吨、实现产值476万元。在加工厂技术负责人的全程引导下,筑梦团成员有序参观了杜仲加工生产的核心流程,从原料预处理到成品生产各环节,负责人详细的讲解了杜仲茶叶的核心工艺。随后,成员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原料成分的快速检测环节,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产品加工流程对标准化操作和规范化管理的严格要求。技术负责人还介绍,杜仲叶泡茶有助眠功效,成员们听闻,当即表示要购买几包作为特产带回家。

▲图为筑梦团成员在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参观制茶设备 张丹 摄

杜仲胶:淬炼尖端材

来到杜仲皮生产车间,负责人简要阐述了杜仲胶的提取和生产流程,他强调:“树皮曾是杜仲产业的生命线,我们从杜仲中高效分离出杜仲胶及多种活性成分,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当成员们轻嗅杜仲树皮断面时,一股独特而清冽的药香扑鼻而来。在杜仲皮特性展示环节,筑梦团成员动手剥开树皮,内部胶质呈现出可拉丝的物理特性。技术负责人随即解释,杜仲胶独特的弹性与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健康食品、生物医药辅料以及环保新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政策驱动加速价值释放——2018年国家卫健委将杜仲皮纳入药食同源试点。通过科技创新,杜仲胶从传统原料向高价值领域突破性转变,这一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引发了筑梦团成员们的深入思考,成为此行探究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理的关键切入点。

▲图为筑梦团成员闻杜仲树皮的药香味 蒋祺 摄

花茂村:创新促蝶变

连片稻田与现代化大棚相映成景,这个曾名“荒茅田”的贫困村,如今以“花繁叶茂”之姿成为贵州乡村振兴样板。筑梦团成员走进水稻种植示范区,实地观测水稻生长情况;通过开直播,介绍当地的特色产品,风土人情,助力当地农文旅融合产业链延伸。在农业大棚内,成员们借助拍摄短视频的方式来宣传推广当地的美景文化,展现科技赋能农业场景。花茂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图为筑梦团成员直播为当地特色美食宣传 蒋祺 摄

作为遵义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实体平台,杜仲加工厂集中展现了当地推动林业资源高值化转化的实践成果。在全国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苟坝村,红色旅游与杜仲种植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双引擎。今天,筑梦团成员走进苟坝村和花茂村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用实践的脚步解码乡村振兴的密钥,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筑梦团成员与工厂负责人的合照 蒋祺 摄

此次实地考察调研为筑梦团成员搭建了认知国情、了解产业的实践平台,深化了他们对课堂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融合的理解。实践证明,让科技扎根泥土、让青年读懂乡村,方能激活特色产业的源头活水,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