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探寻闽山闽水,感悟生态蝶变

发布时间:2025-07-15 19:5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红霞、洪君豪、汪锦彬   阅读 89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图为实践队前往莆田仙游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开展活动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努力“画好山水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福建省先行探索,打造美丽中国的“福建样板”。7月9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字乡瞳”实践队师生赴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开展以“探寻闽山闽水,感悟生态蝶变”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木兰溪治理的十度关心、四次亲临

木兰溪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建期间亲自参与河流治理的生动样本。他十度关心、四次亲临,深入实地调研,顺应人民呼声,亲自擘画、推动了木兰溪综合治理工程。实践队首访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在展示厅,实践队师生追溯木兰溪治理的的起源与历程,共情莆田“母亲河”木兰溪水患频发带给当地人民的集体创伤,了解二十五年来木兰溪治理从建设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始,逐步走向全流域防洪、生态、文化统筹兼顾的丰富成果,关注木兰溪全域治理数字化建设实践,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经验。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木兰溪治理展示馆馆长等人进行座谈

随后,实践队在展览馆会议室开展座谈。馆长重点介绍木兰溪治理一一解决技术、资金、征迁和生态等难题,诠释了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科学治水传奇。

图为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参加木兰溪义务劳动时的照片

然后,实践队前往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亲临为木兰溪防洪一期工程奠基并参加义务劳动地点,七月的木兰溪兰水幽幽,碧草连山,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生动呈现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

图为实践队员们探寻“青山绿水”,感悟生态蝶变

下午,实践队顶着38℃的烈日来到草木繁盛的木兰陂公园。在木兰陂纪念馆,公园讲解员生动讲解了千年前四位治水英雄不怕困难、前仆后继的三次营筑木兰陂史。在钱四娘庙,师生们仔细聆听首发筑陂壮举英雄钱四娘“与水抗争”的悲壮故事,深深被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不屈不挠精神所折服。随后,队员们近距离打卡世界遗产木兰陂灌溉工程,纷纷走上近百米长的木兰陂,感受穿越千年的历史建筑魅力。

图为实践队在木兰坡公园“最后的足迹”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领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的生态文明理念,了解数字化赋能生态治理的智脑创新,洞悉“治水兴城”的莆田智慧。此次活动不仅强化了队员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收获了数字化治理生态的信心。

撰文 | 陈红霞、洪君豪、汪锦彬

图片 | 尤梓翔、洪君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锦彬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