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助农直播,客韵鹅香飘向云端 ——广幼“羽你乡绘”突击队岗丰村助农直播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5 11: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范梦娜,刘智炫,田希洵   阅读 5.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3日晚,增城区岗丰村的夜空被一场热闹的直播点亮——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羽你乡绘”突击队以“岗彩鹅趣・丰墨客韵”为主题,通过电商平台将客家鹅的鲜香与岗丰村的文化底蕴同步传递给万千网友。这场响应“百千万工程”的直播,不仅收获了3万+点赞、近300人同时在线的亮眼成绩,更让岗丰客家鹅的故事与文化通过屏幕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前期蓄力:从餐厅纪实到云端预热,铺垫直播热度

直播开启前一周,“羽你乡绘”突击队员便深入岗丰村的客家鹅特色餐厅,扛起相机、架起三脚架,开启了“一店一品”宣传片的拍摄与剪辑工作。镜头里,他们记录下餐厅师傅处理鹅肉的娴熟手法、铁锅揭开时升腾的热气,以及食客们满足的笑脸——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画面,不仅是客家鹅美食的真实写照,更成为预热阶段的“吸睛利器”。

7月12日,距离直播开启还有24小时,“羽你乡绘”突击队的成员们已忙碌在岗丰村的各个角落。调试高清摄像头、测试收音设备、核对直播流程表…… 专业设备的反复调试只为呈现最清晰的画面;整理客家文化宣传手册、打包客家鹅主题文创产品、核对“一店一品”视频素材…… 物资筹备的细致入微藏着对这场直播的满满期待。

当天最关键的环节,是多轮试播调试。队员们化身“主播”提前走位,模拟讲解客家鹅养殖故事、测试弹幕互动功能,甚至特意调整灯光角度,确保能完美呈现客家鹅的色泽与质感。“试播时发现镜头有点晃,我们立刻加了稳定器;讲解语速太快,就反复练习控制节奏。” 队员们笑着说,正是这些细节的打磨,让直播未播先热——短视频平台预热视频点赞量破万,社交媒体上“蹲守岗丰客家鹅直播”的话题互动不断,云端的期待值持续攀升。

图为突击队队员为直播做准备

直播高光:从文化溯源到舌尖盛宴,点燃互动热潮

当晚19点整,直播准时开启。镜头里,队员们先是生动讲述了岗丰村悠久的客家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养殖环境,客家鹅的养殖过程与品质特点也被娓娓道来:“岗丰村的客家鹅,养在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里,吃的是天然谷物,至少要养足 180 天才能上桌。” 简单几句,便勾勒出客家鹅“鲜”的底气。

更让网友动容的,是客家鹅背后的文化分量。“每逢春节、中秋,家家户户的宴席上必有这道鹅,咬一口,就是家乡的味道。”队员们的讲述,让屏幕前的观众读懂了这道食材承载的乡愁——它早已不是普通菜肴,而是联结乡情的文化符号。

图为突击队员对岗丰客家文化进行宣传讲解

直播间的高潮,当属客家鹅传承人的登场。李大姐带着祖传的铁锅和秘制酱料走进镜头,瞬间点燃了网友的热情。“选鹅要挑羽毛发亮、眼神精神的,这样的鹅肉质紧实;焯水时要加姜片和客家米酒去腥味,这是老祖宗传的规矩。” 李大姐一边讲解,一边麻利地处理食材,油温升起时倒入鹅肉的“滋啦”声,透过屏幕仿佛能闻到香气。

当锅盖掀开的刹那,金黄的鹅皮泛着油光,热气裹挟着酱香扑面而来。队员们忍不住上前试吃——“肉汁在嘴里爆开!”“一点腥味都没有,只有肉的鲜甜!”真实的赞叹通过麦克风传到屏幕另一端,弹幕瞬间被“隔着屏幕流口水”“地址在哪我要冲”刷屏。李大姐看着大家满足的表情,笑着揭秘:“岗丰客家鹅讲究‘三分煮、七分焖’,火候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肉质才能细嫩多汁。”

图为客家鹅传承人介绍客家鹅烹饪过程

文创点睛:IP 与联名产品,让文化 “可感可带”

为了增加直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突击队成员特别策划了互动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向观众宣传与推广客家鹅主题文创产品。这款IP形象的诞生,藏着队员们的用心:与村委、商铺沟通不下十次,反复修改设计稿,最终呈现出一个头戴草帽向大家微笑招手的Q版小鹅形象,围绕客家鹅的上面还有“岗丰客家鹅”五个汉字。此IP形象既凸显岗丰文化,又巧妙结合了“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名元素—— 一面是客家鹅的灵动,一面是母校的印记,成为连接城乡与校村的情感纽带。

图为团队成员介绍文创产品

云端结硕果:直播架桥,让岗丰故事走向更远

这场直播,不仅是一场美食与文化的展示,更是一座连接城乡的数字化桥梁。3万+的点赞里,有对客家美食的向往;近300人的同时在线,藏着对乡村发展的关注;而直播后持续接到的订单咨询,更让岗丰村的客家鹅有了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可能。

“以前守着老店等客人,现在通过直播,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我们岗丰客家鹅了!”李大姐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而“岗丰鹅”IP与联名文创的出圈,更让岗丰村的文化魅力有了新的表达载体。

作为“三下乡”实践的生动实践,“羽你乡绘”突击队用青春创意为岗丰村注入了新活力。未来,他们将继续打磨“客家鹅”IP矩阵,探索“直播+文创+文旅”的融合路径,让更多人透过一只鹅、一个IP,读懂岗丰村的故事,为“百千万工程”写下属于青年的鲜活注脚。

图为直播时团队成员进行自我介绍

供稿: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羽你乡绘”突击队

通讯员:刘智炫 田希洵/文 范梦娜 郑佳欢 陈婕/图

审核:曹静、钟君、李春霞

审定:范梦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梦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