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心社区,坐落于江山主城区核心地带,占据城市繁华与便利的要津,坐拥完善的城市配套与便捷生活圈。这个曾历经岁月沉淀的老社区,如今已蝶变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浙江省无障碍社区”等多项重量级荣誉的标杆社区。在这片承载着城市记忆与活力的热土之上,七月的骄阳热情地迎接着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他们自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汇聚而来,组成了“敲门嫂叩响幸福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6月28日-7月4日,这群怀抱热忱的年轻人,深入了虎山街道市心社区的街头巷尾、楼宇之间。
“敲”落旧藩篱 “叩”启新生机
市心社区作为老城区的核心区域,这里的老小区、老房子与老龄化人口交织,既是城市的“记忆坐标”,也是基层治理的“难点阵地”。近年来,市心社区以“敲门”为切口,探索出一条“从门到心”的民生服务新路径,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在“敲门”项目初期,群众对“敲门嫂”的戒备心和不信任犹如一块“坚冰”。敲门嫂们隔着门或防盗窗,耐心地向群众询问需求。然而,随着敲门嫂团队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逐户走访,一次次敲门声不仅打开了居民的家门,更敲开了他们的“心门”。例如,当一位居民意外骨折后,“敲门嫂”当即反馈社区,社区迅速为其聘请保姆,并安排专人照料,让居民深切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群众的认可与信任,成为了打破“坚冰”最锐利的榔头,也是党群连心桥最坚固的锁链。
▲图1 图为江山市虎山街道市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5敲门嫂”展示墙
精耕网格“五清访” 破茧积分“无限红”
在敲门过程中,徐燕飞不仅深入了解了民情、解决了居民的问题,还积极发掘潜藏的人才,培养专业的社区服务者。随着敲门嫂团队的不断壮大,徐燕飞书记提出了“五清五访”工作法,将社区划分为9个网格,并分配了敲门嫂。网格化管理确保了“敲门服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使群众的需求问询和难题解决更加便捷、高效。
然而,随着“敲门行动”的持续推进,也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以往党员考核存在10分积分上限的限制,部分党员在达到积分后便失去了继续服务的动力。对此,徐燕飞书记果断打破这一限制,优化了考核机制,创立了积分无上限的新机制。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加码”,组建了“红袖章”团队,为“敲门行动”的持续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2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徐燕飞书记
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深度访谈了16位“敲门嫂”志愿队核心成员、社工代表及典型受助对象。我们将持续弘扬巾帼精神,用心发掘并生动传递那些平凡而温暖的巾帼故事,让她们的动人声音深入人心。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将着力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与行动路径,为推动建设更加充满温度与活力的社会贡献女性智慧与热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卧龙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