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陆鹏飞)为响应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2025年6月20日下午,皖江工学院水利工程学院“纸韵传承”中华文化传承团队,来到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学华老师的工作室,开展以“指尖承古韵,花山剪风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剪纸作品、了解花山剪纸的历史、学习花山剪纸,深切体会花山剪纸的独特魅力。
“纸韵传承”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相关的剪纸作品,听齐老师讲解了每个作品的来源和意义。明明在大家眼里只是一张红纸或者彩纸,但是在老师的手中它可以变成窗花、中国结、凤凰等惟妙惟肖的图案,将剪纸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为相关剪纸作品展示
随后花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学华老师的到来,激起了实践团成员的学习剪纸的兴趣。张老师也非常热情,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花山剪纸,让他们了解到了原来花山剪纸是无稿剪纸,用剪纸表达出内心所想。在简单了解过后,实践团也在张老师的教学下开始学习了花山剪纸。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暴露的不足,张老师总能了解到,当即给出指导、引导,让学生们更好的去领悟花山剪纸。就在张老师这样细心的指引和传承中,花山剪纸才会渐渐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让花山剪纸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为老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剪纸的学习
在实践团完成学习后,张老师用聊天的方式跟实践团的成员说着花山剪纸的相关技法。张老师嘴上说着不一样的技法,手上动作也是一点没停。剪刀在他手上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一会剪出个月牙,一会剪出个中国结。张老师说花山剪纸技法心随意动,作品突出三分剪功,七分创意,融众家之长于一体,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作品的细腻。同时实践团的成员们表示在学习了花山剪纸过后,既受张老师影响,也因是青少年,愿为保护与传承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
活动接近尾声,实践团参观了花山剪纸的相关荣誉和相关资料——这些珍贵的记录让花山剪纸的发展轨迹渐渐清晰,它见证了一代代的故事,也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空。此次花山剪纸学习体验活动,不仅仅让成员们直观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更深刻理解的“传承”二字的重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陆鹏飞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