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理工学院学子执笔云水村 艺术汗水焕发乡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5-07-14 23: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思宇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郑梦洁、胡依)2025年盛夏,湘潭理工学院“云理乡遇”实践团的十一名学生走进湖南省邵阳市爱莲街道云水村,执笔泼墨绘就生态画卷,挥汗如雨扮靓美丽乡村。在为期七天的实践中,他们利用专业所学,克服高温天气,将村中素净的白墙化作展现“稻蛙共生”和谐之美的艺术载体,并躬身清理杂草杂物,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面貌提升,以青春之姿为乡村振兴注入一抹生动色彩。

盛夏清晨,云水村笼罩在薄雾中。湘潭理工学院“云理乡遇”实践团的成员们已带着颜料桶和画笔,聚集在村委会旁一面宽阔的白墙前。“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功课,了解稻蛙共生的原理和生态价值,也搜集了云水村的稻田风光照片。”实践团成员胡依介绍。选墙、设计图稿、准备材料,团队抵达前就已开始忙碌。真正开始创作,挑战才接踵而至。七月骄阳似火,墙面很快被晒得滚烫,在调色盘上好不容易调出理想的稻田青翠,刚刷上墙,颜料便在烈日的炙烤下迅速干结变色,迫使墙绘组的同学必须加快动作,与阳光赛跑,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滴入颜料盘。

创作过程吸引了村民驻足,村中孩童每天都会来看一会儿,他们好奇地问:“哥哥姐姐,青蛙真的会跳出来吗?”实践团成员耐心地解释着画中的内容。渐渐地,墙上的画面清晰起来:沉甸甸的金黄稻穗低垂,几只姿态灵动的青蛙点缀其间,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入画外的稻田,青翠的秧苗作为背景延伸开来。当最后一抹晚霞为墙绘镀上金边,整面墙仿佛有了生命,在晚风中轻声讲述着生态循环的智慧。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云水村精心绘制“稻蛙共生”主题墙绘。肖雅群 摄

除了艺术创作,改善村容村貌也是实践团的目标。村道两旁及村委会周边,杂草丛生,影响了村庄整洁。7月1日下午,团队投入到环境清理工作中。镰刀挥舞,双手拔除,队员们弯腰在齐膝深的杂草中作业。有些杂草根系发达,清理起来颇费力气。“看着清理干净的地方,特别有成就感。”队员邹翠梨擦着汗说。

村委会前的空地是另一个重点区域。石阶缝隙里积满了落叶和尘土。队员们用扫帚清扫,用铁锹铲除顽固的垃圾。清扫过后,斑驳的石阶露出了原本的肌理,公共空间显得开阔明亮了许多。路过的村民看到后说:“这些孩子真能干,院子干净多了,看着就舒服。” 实践团队长卢湘妃表示:“看到村民点头认可,就觉得晒点太阳、流点汗都值得。”

▲图为实践团正在村委会前进行杂草清理。肖雅群 摄

“乡村振兴不仅是口号,更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孩子们围着墙绘好奇张望、老人们点头微笑,让这次实践超越了单纯的劳动,成为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离开云水村时,实践团带走了劳动的疲惫,也带走了村民们质朴的笑容和一声声“谢谢”。团队成员熊航伟说:“此次实践让我收获满满,走进乡村,我看到了质朴的乡土风情,也体会到了基层发展的艰辛与希望。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让我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云水村的改变,或许只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它承载的,却是无数青年对乡村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在于让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图为实践团村委会前合影 肖雅群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思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