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笔 共绘童梦——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暑期社会实践顺利启程

发布时间:2025-07-14 21: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旭璐   阅读 4.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胡旭璐)七月流火,盛夏启程,青春在热烈中奔赴远方。7月13日,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情暖童心”实践队赴保定市顺平县安阳乡中粮希望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支教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关爱山区儿童、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通过多元化课程与互动形式,为乡村儿童提供知识与艺术的双重体验。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优势,将科学启蒙、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为乡村儿童的学习成长注入新的活力。上午9时,破冰仪式如期举行,志愿者老师们精心筹备,以特色课程为引,引导孩子们畅谈梦想,分组互动间,悄然拉近师生距离。此次破冰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快速融入课堂氛围,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志愿者与孩子们建立起初步信任,为后续课程的深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薪火相传 科润童心

破冰仪式结束后,青蓝传薪和星火之音大先生宣讲团走进校园。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陈俊亮院士和潘卫民研究员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在通信领域和高能物理科研一线的卓越成就。在互动问答中,孩子们对科学家成功的奥秘充满好奇,科学家精神的种子也在他们心间悄然种下。

巧手剪梦 匠心传艺

7月1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活动以“故事讲述 + 艺术赏析 + 手工实践”的形式展开,志愿者汪与同讲解剪纸历史,展示南北方剪纸差异。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王若楠指导下练习基础纹样,创作“我的梦想”主题剪纸,剪出向日葵、火箭等图案,表达了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当孩子们的手指触碰纸张的纹路,他们连接的不仅是非遗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美学的基因密码。这场“指尖非遗”之旅,让古老的剪纸艺术在乡村课堂焕发新生。未来,这些小小的剪纸作品将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带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飘向更广阔的天地。

童心舞动 情暖课堂

实践团志愿者充分展现青年面貌,为孩子们带来了充满活力的《大梦想家》手势舞课程。志愿者们巧妙地将复杂动作分解,耐心讲解示范,以热情感染着每一个孩子。音乐响起,孩子们与志愿者们手指舞蹈,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之美,为童年添上一抹难忘的亮色。通过艺术表达,孩子们能够更好地释放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此次支教活动通过科学宣讲、非遗传承、艺术体验等形式,为乡村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不仅为乡村儿童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搭建了一座连接城市与山区、科学与艺术的桥梁。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扶贫”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当代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此类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服务基层、锻炼能力的平台,也为乡村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了力量。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活动有效弥补了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为乡村儿童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讯员:胡旭璐 王若楠 赵鑫

审核:王彦丹

摄影:江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旭璐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2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