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绘振兴卷,科创赋能新农篇 ——福建农林大学“凤梨新韵”实践队深耕漳浦大南坂产学研融合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4 15: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狄 仵鑫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王狄、仵鑫)7月11日上午9时,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未来技术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院长秦源教授、郑平副教授带领“‘凤梨新韵’赴漳浦台创园与台企凤梨基地科技”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来到漳浦县大南坂镇人民政府参加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大南坂镇人民政府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建签约仪式。漳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燕军,大南坂镇党委书记戴鹏毅,副书记、镇长林晓斌出席活动。

作为学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站点,实践队队员全程参与签约仪式,通过记录会议要点、整理合作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此次签约不仅是校地携手的里程碑,更成为实践队深入乡村、服务产业的起点,他们将以 “科技助农” 为己任,在田间地头践行青年担当。

多方致辞明方向 聚焦产业与科技融合

大南坂镇党委书记戴鹏毅致辞,他强调乡村振兴产业建设至关重要,产业振兴科技支撑不可或缺。本次合作正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校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将聚焦共筑产业高地,共育人才沃土,共塑红色理念三个方面。

▲图为大南坂镇党委书记戴鹏毅致辞

秦源教授致辞,她提到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科技必先行。作为以“农科”为特色的高校,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合作正是福建农林大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实践。“凤梨新韵”实践队正是学校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体现,队员们将带着专业知识下沉基层,助力当地凤梨、百香果产业升级。她认为大南坂镇种植凤梨百香果的基础扎实,潜力巨大。结合双方优势,本次合作将从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平台共建创新驱动,人才共治智力下沉,党建引领协同发展等方面展开合作。

▲图为秦源教授致辞

授牌与培训同步 科技知识下沉田间

随后在众人的见证下,签字仪式顺利进行,双方展示合同。并由秦源教授为大南坂镇新民村、漳浦觉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闽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授牌。

▲图为秦源教授为漳浦农业企业及村镇授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牌

最后的大南坂镇党员培训课上,由秦源教授,郑平副教授与福建农林大学学生代表胡玉明分别介绍凤梨和百香果的种植技术,品种花粉和相关的养护知识。

▲图为福建农林大学胡玉明宣讲

深入企业探实践 校企联动谋产业升级

会后,秦源教授带领实践队与漳浦觉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邱昭豪展开深入座谈。座谈会上,实践队员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发声。针对企业提到的凤梨驯化难题,实践队员顾微拿出提前绘制的凤梨生长周期图表,指出不同生长阶段可能遇到的气候适应性问题,并建议结合当地气象数据优化种植方案;谈到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实践队员王狄分享了一些农业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案例,为设备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图为实践队员与觉岸科技负责人座谈

觉岸公司负责人邱昭豪介绍,企业已开展凤梨驯化近 6 年,实践队队员认真倾听,并不时记录要点,还针对品种改良、设备升级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结合专业知识设计简易病虫害监测记录表,方便农户日常操作,这一建议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秦源教授对实践队的表现表示肯定,她提到:“‘凤梨新韵’实践队是校地合作的桥梁,队员们既为企业带来新鲜思路,也在实践中锤炼了本领。福建农林大学将持续通过‘三下乡’活动,让更多青年学子扎根乡村,用科技助力漳浦凤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实践队与觉岸负责人合影

此次福建农林大学 “凤梨新韵” 实践队参与的校地共建签约、授牌及座谈等系列活动,不仅推动了产学研合作基地的正式落地,更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实现了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技术培训、企业交流等环节,实践队既为当地凤梨、百香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也深刻感受到校地协同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后续持续助力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文 | 王狄 仵鑫

图片 | 肖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仵鑫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9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