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李雨辰、文真、李文博、阮伟明)为传承航海文明、厚植家国情怀,在第20个中国航海日暨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7月11日,广东海洋大学轮机工程系学生党支部携手海宁社区,共同举办“航海日里的‘红绿蓝’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以红色溯源铸信仰、绿色护海践初心、蓝色逐梦向远洋为主线,通过历史宣讲、创意创作、实景体验,带领社区30余名青少年重温航海史诗,培育生态意识,点亮探索蓝海的梦想。
红帆引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与海宁社区青少年、家长代表并肩合影,旗帜飘扬中定格下高校与社区联动的温暖瞬间。这场以“红绿蓝”为底色的航海主题教育,让青春力量与童心梦想在航海日的阳光下同频共振。
▲图为红帆引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海宁社区参加人员合影
红色溯源:郑和宝船里的精神密码
上午九时,在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教学楼一楼,一艘按比例缩小的郑和宝船模型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李文博俯身靠近郑和宝船模型,用生动的讲述为孩子们打开600多年前的航海长卷。从宝船的榫卯结构到船队的远航轨迹,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正悄然埋下探索世界的种子。
▲图为红帆引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李文博在给小朋友们讲解
随后的“航海精神课堂”上,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阮伟明用时间轴串联起三个关键篇章:郑和下西洋时“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近代航海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觉醒历程,新时代航海事业“向海图强”的复兴之路。在“历史问答”环节,当被问及“郑和船队为什么能战胜惊涛骇浪”时,社区小朋友抢答:“因为他们有信念,就像灯塔一样不会迷路!”“郑和下西洋一共去了多少次?”“中国航海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面对突击队成员抛出的问题,社区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清脆的童声里满是对航海历史的好奇与热忱。一场小小的知识问答,成了连接古今航海故事的桥梁。
▲图为社区小朋友们争先回答问题
在新中国航海史篇章中,陈宏泽船长的事迹尤为动人。"1961 年,40岁的陈宏泽接过 ' 光华轮 ' 的舵盘,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当时西方列强封锁海运通道,他带领船员克服设备落后、航线陌生的困难,用 7 个月时间完成环球航行,向世界宣告:中国远洋事业站起来了!"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蒯东展示的 "光华轮" 老照片里,船员们迎风站立的身影让孩子们肃然起敬。
课堂尾声,全体起立合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歌声里既有对先贤的敬仰,更有对当代航海人的致敬。“从宝船到航母,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中国人向海而生的勇气。”
▲图为全体起立合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绿色护海:书签上的生态承诺
“绿色护海”环节中,水彩、马克笔、彩铅在指间流转,家长与孩子围坐一桌,共同用画笔在书签上勾勒海洋图景:有的描摹“光华轮”劈波斩浪的雄姿,有的绘出红树林间鱼虾嬉戏的生机。亲子协作的温馨画面里,环保理念正通过指尖的色彩悄然传递。社区的一位小男孩在作品背面画了郑和宝船与现代科考船并肩航行的图案,他说:“古代人保护航线,我们要保护海洋。” 小朋友们用童声讲述创作理念,让环保意识在代际间传递。最后,一张张精心绘制的书签巧妙拼接,竟组合成了一艘气势恢宏的巨轮。
▲图为家长带领小朋友们绘制出精美的海洋书签
小朋友手持自制的海洋主题书签走上台前,稚嫩却认真地分享创作初心:“我画了郑和宝船和现代科考船,因为古代人开拓航线,我们要守护海洋呀!” 简单的话语里,藏着新一代对海洋的珍视与担当。
蓝色逐梦:驾驶台里的远洋畅想
最令人期待的“蓝色启航”环节,在广东海洋大学航海科技与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展开。“这是舵轮,转动它船就会转弯;这是雷达,能发现几公里外的船只。”红帆引航突击队成员手把手教孩子们操作航海模拟器,讲解舵轮、雷达的功能。“左满舵!” 随着指令发出,屏幕上的巨轮缓缓驶入港口,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兴奋光芒,正是探索蓝海梦想的萌芽。
▲图为红帆引航突击队成员边演示边讲解
在航海科技与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轮流体验模拟驾驶台,紧握舵轮的小手虽显稚嫩,却透着 “敢闯敢试” 的勇气。此刻,他们不仅是航海游戏的参与者,更成了未来海洋事业的小小追梦者。
此次活动是高校与社区联动的又一次尝试,通过“红绿蓝”三色教育,让青少年在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培育担当。广东海洋大学轮机系学生党支部黄荔书记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航海文化、生态理念、红色基因融入社区肌理,让更多人读懂海洋的故事,共筑蓝色梦想。”
小课堂与大情怀:高校资源服务童心成长
广东海洋大学轮机系学生党支部与海宁社区的携手,为 “百千万工程” 校地协同育人再添生动注脚。校社联动的 “红绿蓝” 三色教育,不仅让航海日的意义在历史回响中愈发厚重,更让郑和下西洋的开拓精神、守护碧海的生态理念、扬帆远航的少年梦想,如同种子般播撒在社区的沃土之上。
未来,这份跨越校园与社区的约定将持续生长 —— 当更多孩子在红色故事中坚定信仰,在绿色行动中践行责任,在蓝色畅想中锚定方向,那片属于中国的海洋梦,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驶向更辽阔的远方。而此刻,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星光,早已与航标灯的光芒交相辉映,照亮了未来航程的第一缕曙光。
文案|文真、李文博、阮伟明
图片|广东海洋大学红帆引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海宁社区
排版|文真、李雨辰
审核|黄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雨辰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