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科学子拍摄壮锦主题短剧 探索非遗传承创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14 07: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吕莹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6日,珠海科技学院粤北织梦队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自治县福堂镇金龟村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开展以壮锦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短剧拍摄活动。此次拍摄聚焦壮锦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困境与创新实践,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传统工艺在当代的生存状态,助力非遗文化传播。

前期准备

当日清晨,实践队队员抵达后即展开场景布置与设备调试。短剧脚本涵盖一楼壮锦作坊、老屋大厅、壮锦大门口等6处场景,以28个分镜头串联起壮锦传承中的利益冲突与价值坚守。

▲图为粤北织梦队准备拍摄现场。闾婕如 供图

拍摄回顾

在壮锦作坊,队员们先拍摄村民织锦的远景,配合“爸爸,我们的手艺真的一文不值吗?”的台词引出传承困境。随后“书记皱眉注视众人”中景,以“壮锦是咱们的根”点题,再通过“攥紧的拳头”近景特写,强化了书记对于壮锦手艺,“再难也要传下去”的态度。三镜头的递进凸显传承者的矛盾心理。而后在老屋的拍摄中,饰演书记妻子的演员数着为数不多的存款,强大的生存压力让推动非遗创新,维持生计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形成历史辉煌与当下困境的对比,暗示传承的精神支撑。

壮锦作坊大门口的拍摄推动了剧情转折,矛盾浮出水面。通过行李箱与脚步特写引出返乡大学生,远景展现其从“瞟了一眼”的漫不经心到“表情夸张返回”的转变,最终以“你们的救星大人回来啦”的台词完成登场,景别切换刻画了年轻一代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变化,为后续冲突铺垫。

▲图为粤北织梦队拍摄现场。闾婕如 供图

游客中心作为矛盾爆发地,拍摄内容十分关键。在得知大学生想要通过复印件的方式售卖与宣传壮锦后,村民们敲响书记的门,近景配合“开门!开门!”的呼喊声,突出了激动的氛围。书记开门后的中景里,村民的急切与书记震惊表情特写形成戏剧张力。大学生与书记争执“复印的手段就是创新!创新!”的中景镜头,将传统坚守与急功近利的冲突推向高潮。

而后民宿内的拍摄揭露虚假创新弊端。饰演投资人角色的演员将复印壮锦扔到地上的中景,搭配“这就是你说的‘非遗精品’!”的台词直指产业化误区;投资人指责“这种复印的壮锦,你倒贴我100张我都不要”的远景,与大学生黯然的神色形成对比,以强烈的否定,批判脱离传统的所谓“创新“,表达了对于非遗手艺的坚守。

当日下午,拍摄转入收尾阶段。游客中心内,远景展现投资人探访壮锦店铺,“双眼震惊”的近景特写与“精妙绝伦巧夺天工流光溢彩”的快切镜头,突出传统壮锦艺术价值。最终以“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的台词收尾,明确传统工艺在坚守中创新的核心主旨。

▲图为粤北织梦队短剧拍摄脚本部分内容。闾婕如 供图

总结展望

此次短剧以四段式结构叙事:“艰难起步”展现传承困境,“矛盾爆发”刻画理念冲突,“机器之死”批判虚假创新,“真正的创新之路”揭示传承真谛。脚本中壮锦纹样衍生品、双面异文工艺等细节,既呼应现实创新实践,又强调传统技艺核心价值。

实践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拍摄并非简单剧情再现,而是以戏剧化手法提炼壮锦传承典型矛盾,旨在引发社会对非遗保护的深层思考。短剧后期制作完成后,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并在当地文化活动展播,助力壮锦文化活态传承。(通讯员 吕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佳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