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光再照东乡路——兰理工材料学院学子解锁留守儿童童心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4 00: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骏科   阅读 60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号召,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心光拾彩”实践队于7月13日再次抵达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开启以“心火润心,筑梦东乡”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是该实践队连续第二年将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引入东乡县城,旨在为当地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构筑坚实的心灵守护网络。

当日下午,简短而热烈的开班仪式在学校礼堂举行,为后续活动架起信任的桥梁。东乡民族中学校长在致辞中对实践队的持续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留守儿童不仅面临教育资源不均,更亟需心理关怀。兰州理工大学师生连续两年的坚持,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眺望广阔世界、感受社会温暖的窗口。”实践队指导老师在介绍活动规划时强调,本次实践在去年成功邀请民族中学学生赴兰州理工大学访学、深化友谊的基础上,聚焦留守儿童心理需求,精心设计了“情绪小课堂”、“同伴互助营”等系列团辅活动,并辅以学业答疑与民族文化体验,在促进个体成长的同时,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东乡民族中学校长与李双辰指导老师为实践活动进行开班仪式以及活动指导 (杜骞 摄)

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员迅速投入核心环节——互动式心理团体辅导。教室内,志愿者们运用生动的PPT动画和表情卡片,引导孩子们准确识别和表达“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一面“烦恼悄悄话”贴纸墙成为孩子们安全的匿名倾诉空间,写下心事,收获即时温暖的回应。“怎么让不开心飞走”趣味问答环节气氛活跃,孩子们争相分享“听首歌”、“画幅画”等自我调节小妙招,课堂里笑声此起彼伏,轻松化解了心防。

▲图为志愿者在教室进行团辅活动 (杜骞 摄)

动延伸至阳光明媚的户外场地。在“放飞梦想”环节,孩子们愿者指导下认真折叠纸飞机,郑重在志写下“想和爸妈视频通话”、“希望考上大学”等心愿。随着一声“放飞梦想啦”,承载着纯真心愿的纸飞机纷纷腾空,划出优美的弧线,孩子们追逐着、欢呼着,校园里洋溢着纯粹的童真喜悦。这一刻,腾空而起的不仅是纸飞机,更是孩子们被看见、被呵护的情感表达,实践队通过持续性的专业陪伴与引导,正在为留守儿童织就一张温暖的“心理安全网”。

图为志愿者在户外带小朋友制作梦想纸飞机图 (杜骞 摄)

当载满心愿的纸飞机划过东乡的晴空,“心光拾彩”实践队的队员们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阳光与希望的种子。连续两年深耕东乡,这支队伍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温暖的陪伴,更是跨越山川的深情联结。从大学校园的访学邀请到乡土深处的心理团辅,从单向的知识输送到双向的情感交融,一条稳固的“心桥”已在兰州理工大学与东乡民族中学之间架起。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的时代画卷中,青年学子们以专业与热忱进行的这些细腻而坚韧的心灵守护,正成为滋养民族地区儿童健康成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骏科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