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沃土上,每一次相遇都孕育着希望的种子。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梦方舟·童心共筑”实践队的支教活动迎来了尾声,一场温馨的欢送会将这段珍贵的教育情谊定格。讲台上的谆谆教诲,课堂里的求知眼神,课间时的欢声笑语,都凝聚成实践队员们最宝贵的财富。这不仅是一次支教活动的结束,更是教育薪火相传的见证,是知识与爱心传递生动写照。
志愿者发言
欢送会伊始,实践队志愿者代表走上讲台,发表感言。发言回顾了十一天来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点滴:从初识时的羞涩到课堂上的踊跃,从对数字符号的懵懂到能运用基础逻辑解决问题。这十一天的支教经历,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责任与爱的践行。
▲图为实践队员发言
支教回顾
回望实践队员们初到峡口小学的那个傍晚,校园迎来了这群怀揣热情与梦想的年轻面孔。在这些日子里,实践队员们迅速融入了这片充满童真的土地。备课至深夜的灯火,是他们对知识的严谨;课堂上耐心细致的讲解,是他们传递智慧的桥梁;课后与孩子们交谈嬉戏的身影,是他们亦师亦友的真情。峡口小学的一草一木,孩子们清澈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都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队员的心中,成为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独家记忆。
▲图为孩子们玩华容道
▲图为孩子们上课时拼拼图
快速问答
“快速问答”环节,实践队员们巧妙地将支教期间的核心课程内容融入紧张的问答形式,既帮助孩子们复习所学内容,又成功检验了课程成果。
▲图为快问快答环节
从数学问题“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由四条线段围成,有四个角!”孩子们的回答清晰响亮,到24点计算正确答案迅速被破解,成功展现出孩子们良好的几何能力与数感。在文化问题抢答环节 “自由女神像属于哪个国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位圣人之口?”、“南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等问题,检验了孩子们在支教过程中对中外文化与历史知识的吸收。面对素质拓展问题中涉及“谣言传播特点”的心理学常识题,实践队员们引导孩子们辨别信息真伪,关于“校园欺凌应对措施”和“欺凌发生时机”的选择题,则帮助孩子们提升了保护意识。逻辑思维方面,假币称重问题”、“数字排列规律”、“围棋猜先规则与围地策略口诀”等题目,则是对逻辑推理与策略思维的深度考察。
寓教于乐
欢送会的氛围在互动游戏环节达到高潮。“逛三园”游戏中,实践队员一声令下“逛什么?”,孩子们需在极短时间内接龙说出指定类别的事物,不仅锻炼了反应速度和知识储备,更在欢声笑语中强化了分类与联想能力,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图为逛三园环节
“CHUO戳乐”环节则充满了惊喜与挑战。孩子们通过举手或24点计算抢得戳戳乐机会,若戳中隐藏的爱心图案,则需成功背诵一首古诗,凭此获得奖励。这个环节设计巧妙,将古诗背诵这一早读学习任务转化为充满趣味性和成就感的游戏,孩子们踊跃参与,在获得甜蜜的同时,也收获了巩固知识的喜悦。
▲图为CHUO戳乐环节
颁奖仪式
欢送会现场,实践队员们为峡口小学的每一位小朋友都精心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独一无二的专属奖状。这不是简单的“优秀”或“进步”,而是队员们根据这些天细致的观察和相处,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的荣誉:“数学小能手”、“课堂专注小标兵”……每一个称号都闪耀着孩子们独特的闪光点。
当主持人念到名字,孩子们带着或腼腆或兴奋的笑容走上台,从他们熟悉的“小老师”手中郑重接过奖状。那一刻,被看见、被肯定的喜悦点亮了每一张小脸。闪光灯频频亮起,孩子们手捧奖状,与身旁的实践队员们一起,在舞台上留下了一张张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的大合影。这不仅仅是一张奖状,更是队员们对孩子们最真挚的鼓励与期许,伴随他们自信前行。
▲图为颁奖合照
心愿墙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同学们把收获与心愿,以及对各位老师的诉说纷纷写上心愿卡片,附上夏日的邮戳,寄予这不长不短的别样暑假。有的同学信笔涂鸦,画出老师伴同学左右,欢声笑语。也有同学苦心思量,恨纸短情长,不能尽数诉与老师。粗糙的线条藏不住长情的告白,贫瘠的色彩掩不尽真挚的祝福。方寸信封载夏梦,迢迢光阴渡新程。年少的稚童不记事,老师会替他们收藏,待回忆成珍宝,再交还与他们。
▲图为孩子们写心愿墙
最后,同学们纷纷将卡片贴在“心愿墙”上,渐渐点缀成一片斑斓的织锦。卡片贴的歪斜,却无损童真,老师用手轻轻摩挲着,不经意间红了眼眶。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承载着这个夏天共同度过的欢乐与感动,岁月流转间,不变的是记忆中那份温柔,心与心的相遇,勾勒出的美好画面。
▲图为孩子们贴心愿墙
合唱
离别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一首熟悉的旋律将这份情感推向了高潮。当《萱草花》的前奏在教室响起,稚嫩的歌声渐渐汇聚成温暖的海洋。“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 孩子们专注地看着屏幕,认真地唱着,眼中闪烁着点点星光;台上的实践队员们凝望着台下歌唱的孩子,许多人的眼眶悄悄湿润了。这首共同学习的歌,此刻成了最动人的告别诗,用最纯粹的声音诉说着不舍与祝福,将彼此的心紧紧相连。歌声落下,掌声雷动,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感动与温情,这些天的点点滴滴都将化作记忆里最温暖的萱草花,永远绽放在每个人的心田。
▲图为合唱环节
十一天的支教时光虽短,但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用专业的知识、真诚的付出,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了求知的种子、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这场庄重而温情的欢送会,不仅是对过往教学点滴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教育初心的一次深刻铭记。孩子们在问答中的自信应答,在游戏中的全情投入,在心愿卡上的真挚留言,都是对支教价值最有力的印证。实践队员们带走的,是宝贵的基层教育经验和孩子们纯真的情谊;留下的,是知识的启蒙、方法的启迪和对广阔世界的一份向往。这段盛夏的相遇与告别,终将成为师生共同成长路上一段温暖而坚实的前行力量。
撰文 | 刘海渊 王佳飞 潘嘉颖 周冰璐
图片 | 洪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晶晶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