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路宜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脉薪火”实践团深入黄山市歙县霞坑镇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天的基层医疗调研与中医文化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技术观摩、专家访谈、临床跟诊等形式,青年学子们实地感悟新安医学的深厚底蕴,探索中医药服务基层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中医药文化活力。
寻根问源:探访新安医学传承基地
清晨的霞坑镇卫生院药香氤氲,实践团首站来到中药文化园。在药圃间,同学们俯身辨识黄精、白芨等道地药材,亲手触摸药材的质地,细嗅其独特气息,同学们体会到“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中药种植匠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卫生院中药文化园。孙锦文 供图
移步诊疗区,团队成员观摩卫生院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精准辨证的全过程。当医生展示特色“扳法”治疗颈椎病时,手法之精妙引得同学们阵阵惊叹。院内医生表示:“新安医学讲究因地制方,根据皖南山区的气候特点和居民体质,形成了独特的诊疗体系。”
知行合一:体验基层中医诊疗实践
在针灸治疗室,团队成员近距离观摩艾灸操作。医生将艾绒搓捻成锥,置于患者穴位上施灸,袅袅青烟中散发着特有的芳香。随后的跟诊环节中,同学们协助记录病例、测量血压,在实践中深化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中医核心理念的理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跟随老师参与镇民诊断问诊。孙锦文 供图
“这位阿姨的舌苔薄白,脉象弦细,属于典型的肝郁脾虚证。”在医生指导下,团队成员尝试进行初步辨证。通过参与真实诊疗过程,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治未病等方面的显著价值。
薪火相传:共话中医青年使命
围绕“当代医学生如何服务基层”的主题,师生展开热烈讨论。驻院医生指出:“基层医生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将传统智慧转化为实际疗效的能力。”优秀的中医人才应当能够履行三个核心素养:深厚的中医理论修养、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实践团指导老师强调:“中医药院校学生应当既做经典的传承者,又做创新的开拓者。”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胡氏内科传承人交流学习。孙锦文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搭建了校地合作的桥梁,更让青年学子在基层沃土中深植家国情怀。正如团队队长所说:“青年中医学子既要读好圣贤书,更要走好乡间路,让中医药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时代光彩。”未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将继续深化三下乡实践内涵,培养更多“懂中医、爱基层、有担当”的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路宜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