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建始县长梁村村委会一楼活动室内,稚嫩童声此起彼伏,空气中飘散着新稻的清香。一群孩子围拢在展台前,好奇地触摸着饱满的稻穗,“Gan”碳号志愿宣讲团精心准备的“探秘水稻·珍惜粮缘”主题科普课堂正热烈展开。
“大家知道每天吃的白米饭,最初是怎样一粒种子吗?”宣讲团成员肖文楠向孩子们发问。从一粒沉睡的稻种破壳萌发,到青翠秧苗在田间拔节生长,再到金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志愿者们借助精心设计的图文展板与真实样本,将水稻完整生命图谱徐徐铺展。孩子们踮起脚尖,凑近观察图片上稻穗细密排列的谷粒,惊叹于小小种子的神奇蜕变。当投影呈现收割、脱粒、碾米、蒸煮最终成为碗中饭食的全过程,一个孩子恍然大悟:“原来吃的每一口饭,要经历这么多双手的辛苦劳作啊!”
课堂讲解之后,宣讲团带领孩子们走向村旁的土地。在志愿者的守护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观察不同农作物的特点,孩子们专注地体会“探寻农作物的生长”的艰辛与乐趣。田间地头化身为露天课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辨识周边玉米、红薯等作物的差异,亲手触摸作物叶片纹理,了解它们各自不同的生长习性、播种时节与收获用途。当孩子们得知脚下这片沃土孕育着如此多样的生命宝藏,眼中闪烁出对家乡土地更深沉的热爱与自豪。
“不仅希望孩子们认识水稻,更期待他们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将珍惜粮食内化于心。”宣讲团负责人洪紫彤道出活动初衷。课堂特别设计“一粒米的旅程”互动游戏,孩子们化身小稻米,模拟经历风雨、虫害考验,最终抵达餐桌的过程,深切体会食物来之不易。孩子们郑重写下节约承诺,贴满“惜粮心愿墙”。村支书范蓉动情表示:“这样的活动,把爱惜粮食的种子和建设家乡的志向,一同种进了娃娃们心田,比平日说教一百遍都管用!”
当夕阳为长梁村镀上金边,孩子们带着满身泥土气息和手中新绘的“理想粮仓”图画踏上归途。Gan碳号志愿宣讲团此行,不仅清晰勾勒出稻米从田间到舌尖的完整图景,更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伴随着泥土芬芳与禾苗清香,深深沁入山区孩子们的心田。这堂行走在稻香里的实践课,恰似在广袤田野与稚嫩心灵间架起桥梁,为守护大国粮仓的未来力量,注入最坚实而温暖的根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蓓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