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许詠量) 为深挖那柳村文化资源底蕴,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7月初,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组建“柳韵数兴”实践队一行10人,怀揣着对非遗技艺的敬畏与对蛤蒌粽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宣传中国优秀的非遗文化,去发掘些大多数人未曾发现的独特文化,用脚步丈量乡间阡陌,用青春书写那柳村壮美画卷。实践队从肇庆跨越近1000公里奔赴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传承湖光乡韵,尽显岭南风情
粽子是我国饮食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食品,广受人们喜爱。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湛江的蛤蒌粽因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香味浓郁、咸甜适中,有风味独特和保健养生的特点,被誉为“岭南佳品”,其制作技艺被评为2015年度广东省省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队走访村落,抵达那柳村后,实践队员迅速投身于蛤蒌粽文化的溯源与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村民韦志冲热情带领实践队前往家中展现蛤蒌粽制作技艺。他向实践队介绍湛江蛤蒌粽之所以备受赞誉,关键在于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每一颗粽子都凝聚着匠心,成品香味浓郁、咸甜适中,不仅风味独特,还兼具保健养生功效。
▲图为实践队员采集蛤蒌叶
实践队前往村民家中,一齐为蛤蒌粽的制作进行准备。蛤蒌,在湛江地区广泛生长,是蛤蒌粽的灵魂所在。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缓解头痛、鼻渊、牙痛,散浮热,以及滋阴补肾、暖血暖胃、祛湿等食疗功效。实践队与村民迈入田地采摘蛤蒌叶,在采摘过程中,村民耐心地向实践队队员们传授着经验:“这蛤蒌叶啊,要选用第2到5截的嫩叶,这样的叶子既鲜嫩又香气浓郁,做出来的蛤蒌粽味道才正宗。”队员们认真聆听并精心挑选。
舌尖上的岭南,蛤蒌里的那柳
村民向实践队介绍通常在制作蛤蒌粽时馅料中会加入海鲜干货瑶柱、虾米和本地土产的花生、红豆、绿豆、咸肉、蛋黄、蛤蒌等多种土产食材,选用当地产的糯米和纯正花生油,以野生簕古叶、竹叶包裹,成为独特的蛤蒌粽。不过对于村民韦大哥,他更喜欢纯蛤蒌粽。将实践队采摘新鲜蛤蒌叶清洗晾干,然后用刀垛碎,热锅后,放少许花生油炒香,煎炒至熟黑,最后和在糯米里。用三到四片竹叶子相互重叠着摊成一排,再把叶子头部卷成圆锥状,将糯米天猫,用叶子的剩余部分将大米裹好密封,一只又大又好看的蛤蒌粽就完工了。
▲图为村民淘洗糯米时的场景
实践队的队员们与淳朴热情的村民围坐在一起,一同细细品味那经过共同辛勤劳作精心制作出的蛤蒌粽。轻轻剥开粽叶,一股独特而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那味道恰似艾叶的悠然芬芳与紫苏的淡雅清香相互交织、融合,在空气中缓缓弥漫开来。轻咬一口,软糯的糯米包裹着丰富的馅料,口感清爽宜人,每一口都仿佛带着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的甘甜,让这份共享美食的时光充满了温馨与惬意。
那柳村“贰拾叁都”旅游观光建设项目,将农业科研和文旅相结合,依托蛤蒌粽、历史名人等人文历史文化底蕴,秉承淳朴风气,使得乡风文明,村庄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
百年非遗话发展,特色乡村展新颜
蛤蒌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明万历年间的《雷州府志》便有相关记载,其中提到“端午日,设酒肴祀家神及祖先,为角黍(粽子)相馈”,还描述了当地人常用与蛤蒌相似的荜拨叶“调食”的习俗。清嘉庆年的《海康县志》也记载着“摘取橹罟叶去刺,代替粽叶编织成鸭母、笔架、锅盖、橄榄、枕头之形粽子(俗称‘饺仑’)”,生动展现了当时湛江地区独特的粽子制作工艺与丰富多样的造型。据《那柳村韦氏长房族谱》(道光)记载,清朝同治年间,以厨艺出名的先祖韦应盛,带儿子韦世骥,开始在端午节制作粽子时,加入具有清热作用的蛤蒌,不仅使粽子有防病保健功效,也使粽子在炎热天气能延长存放时间,因此很受家人和邻里的欢迎。后来,每年端午节时就做大量蛤蒌粽,用扁担挑到新墟(今属麻章区建新镇)市场上售卖,因其做工精细、技艺讲究,储存时间长,也因其防病功效好,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图为村民炒制蛤蒌叶时的场景
在旧时的那柳村,每年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包蛤蒌粽的热闹氛围中。人们精心舂糯米、磨绿豆、采蛤蒌,用心包制每一个粽子。这一传统习俗,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与缅怀,更蕴含着人们希望通过食用蛤蒌粽来驱除疫病、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让端午节充满了喜庆与温馨。
▲图为实践队与村民一同包制蛤蒌棕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价值的蛤蒌粽生产环境和传承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传统手工技艺正日渐被现代化生产设备所代替,迫切需要在对这一项传统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使其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那柳村的蛤蒌粽包制了近200年,“柳韵数兴”实践队的到来为村子带来了活力与热情。翠绿的蛤蒌叶在风中摇曳,箬竹叶沙沙作响。在更多有志青年返乡创就实业兴村的壮举下,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也将再次焕发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詠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