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刘文欣 林舒颖) 山海筑梦,守护童心。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山海逐梦”实践队针对宁德市九都镇教育资源匮乏、性教育缺位及留守儿童心理关怀不足等问题,以“守护成长”为主题,创新设计“知性知爱”“浸润心田”“平安童行”三大课程模块,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急救实训等生动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技巧、防溺水安全技能等成长知识。“守护成长”主题课程不仅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灯,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为青春成长保驾护航,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知性知爱:以科学驱散成长迷雾
“正视成长的每一个印记,才是对生命最温柔的尊重。”针对当地性教育缺位的现状,“知性知爱”课程以“解密成长”为核心,用动画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通过“成长时间轴”让孩子们直观看见男女身体的自然蜕变,课程将曾经“难以启齿”的话题转化为科学知识,击碎“成长羞耻”的枷锁。
图为实践队队员林嘉怡 潘晓颖讲解知性知爱课程
课堂上,实践队员通过角色扮演还原“不当肢体接触”场景,用“红黄绿”三色贴纸划分“安全接触区”,教会孩子们勇敢说“不”。“我的身体我做主”的理念随着画笔在纸上绽放:女孩们画出月经周期表,男孩们写下变声期小贴士,最终汇聚成两幅“青春宣言”,让科学与自尊在笔尖生根。
图为学生写下成长中自身情绪心理的变化
图为学生们写下的对课程的总结
浸润心田:用心灵暖流点亮希望
心灵的成长需要土壤,更需要阳光。“浸润心田”课程以“治愈系”活动搭建心灵桥梁。在“家庭树状图”环节,学生用彩笔勾勒亲人轮廓,在追忆里捡拾家庭的温暖;“优点墙”上,一句句“你笑起来像太阳”“你跑步很快”的便签,让每个学生都看见自己的闪光点。而“时间胶囊”活动中,封存的不仅是对未来的期许,更是对当下的接纳——“我希望明年更勇敢”的纸条,承载着超越年龄的坚韧。这些活动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让心灵的种子在安全感中悄然发芽。
图为实践队队员陈海宁 潘晓颖讲解浸润心田课程
图为学生回答实践队队员提出的问题
图为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牵线
图为学生制作的“优点墙”“自我认知牵线图”“时间胶囊”
平安童行:让技能筑牢生命防线
“生命至上,预防为先。”夏季溺水事故高发,山区水域隐患突出,“平安童行”课程用“实战化”教学织密安全网。情景模拟中,“小宇怂恿洋洋野泳”的对话引发激烈讨论,孩子们在辨析中牢记六不原则;三角巾包扎环节,白色三角巾在手中翻飞,从“大悬臂带”到“头部包扎”,孩子们在互相包扎中懂得:“保护自己,才能更好地守护他人。”
图为实践队员陈海宁 潘晓颖讲解“守护成长,平安童行”课程
图为实践队员潘晓颖指导学生三角巾的包扎
图为学生相互练习三角巾的包扎
山海筑梦,守护成长
三门主题课程如三股守护之绳,为山区儿童织就成长安全网。实践队以知识赋能、以温暖疗愈、以技能护航,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者的担当。未来,集美大学“山海逐梦”实践队将不负期望,让更多乡村儿童在爱与科学中茁壮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文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