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五个一” 经管学院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7-13 10: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馨悦   阅读 36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在7月6日,骄阳似火的暑期里,经济管理学院实践团队在荷塘区戴家岭村完成了为期五天的“五个一”志愿服务活动,用青春行动书写了校地协同发展的生动答卷。此次实践以“开展一个公益课堂、组织一场公益活动、绘制一张村地图、打造一处广场、推荐一次家乡”为核心,师生团队将经管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公益课堂,点亮求知星火

在戴家岭村那间虽有些陈旧却被阳光填满的教室里,阳晗老师和李亦琛老师带领实践团队开展的公益英语课堂,像一束温暖的光穿透乡村的宁静,点燃了孩子们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在这里,孩子们不再局限于乡村的一方天地,梦想随着知识的翅膀,飞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图为阳晗老师的趣味英语课堂和学生的合照

图为李亦琛老师的全英课堂和学生的合影

公益活动,传递暖心关怀

戴家岭村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公益活动的温暖足迹。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刘芯男、阳晗老师和实践团队们带着物资走进村民家中,陪老人唠家常、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暖心关怀,让整个村庄充满温情。这场公益活动如同夏日里的暖阳,为村民们带来了无尽的关怀与慰藉。村民们接过物资时,眼中闪烁的感动泪花,既是对社会关爱的感激,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图为实践团队为老人送物资

图为实践团队为孩子送上温暖

绘制地图,勾勒乡村脉络

绘制地图时,团队成员们走遍戴家岭村的每一个角落,与村民亲切交流,倾听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化作地图上的独特标识。这张结合点定位与手绘技术的立体地图,不仅清晰勾勒出乡村的道路、地标及特色产业点,便利了村民出行,更像一本“活字典”,承载着村庄的历史文化传承,为乡村规划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图为实践团队与村民交谈戴家岭村的结构

图为实践团队完成的戴家岭村手绘地图

打造广场,扮靓美丽乡村

曾经的闲置空地,如今变成了戴家岭村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文化广场。打造过程中,张晓琴老师和村干部牵头,村民与学生们一同清理场地、搬运材料、绘制文化墙,将其改造成集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公共空间。文化墙上,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展现着戴家岭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乡村振兴新风貌,成为村里的亮丽风景线。完工后的广场成了村民傍晚纳凉、儿童嬉戏的新地标,文化墙更成了游客打卡的“乡村会客厅”。

图为张晓琴老师在为戴家岭村打造新的文化广场

图为村民在新建文化广场打卡

图为实践团队与新建的文化广场合影

推荐家乡,传播乡村魅力

戴家岭村——这个藏在山水间的世外桃源,正通过实践团队的努力,将独特魅力传播到四面八方。团队整理的家乡推荐短视频脚本,用生动的方式向外界介绍着村庄的“工业基因”“特色村晚”“荷塘月色”等亮点。越来越多的人因此了解到戴家岭村的魅力,游客纷至沓来,沉醉在乡村的美景与宁静中。这场“推荐”让戴家岭村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

图为村民和实践团队一起拍摄视频宣传戴家岭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村民的合影

经济管理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让“五个一”工程成为连接校园与乡村的温情纽带,激励更多青年带着知识与热爱,奔赴这场永不收官的乡村之约。

撰文/刘馨悦

图片/雷锦群 钟招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馨悦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