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新生・乡韵共兴”实践团队探访痘姆古陶,触摸非遗传承脉络

发布时间:2025-07-13 10: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婷婷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葛思雨) 7月12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泥火新生・乡韵共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6名成员抵达安徽省潜山市痘姆古陶生产基地,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探寻之旅。痘姆乡乡长全程陪同,带领团队成员深入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厅、龙窑遗址及“风琴”紫砂艺术工作室,近距离感受古陶技艺的千年传承与当代创新。

在痘姆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厅,泛黄的文献资料与古朴的陶器藏品构成了立体的历史长卷。而展厅中央那台泛着木质光泽的手摇轱辘,更是将历史与技艺实操巧妙连接。这轱辘是轮制古陶的关键,大酱缸、瓦罐等皆赖其成型。往昔无精密铁件,便以耐磨枣木打造,如今添了轴承仍存古朴。实践团成员依次上前,尝试手推把手,轱辘转动稍滞,掌心触着古朴木具,匠艺温度悄然沁入心底。

随后,众人来到被誉为“活态文物”的龙窑遗址。这座依山而建的斜坡式窑炉长近百米,窑壁上斑驳的火痕诉说着千百次窑火升腾的记忆。期间,实践团成员伸手触碰窑壁一处凹陷的陶块,触感异常光滑——这是高温烈焰与漫长岁月共同雕琢出的独特质感。

在“风琴”紫砂艺术工作室,现代陶艺创作的活力扑面而来。展架上,造型灵动的茶具、花瓶等工艺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着,而样式精巧的砂锅则与之相伴,一同静静伫立,每一件作品都彰显着创作者的匠心巧思。工作室巧妙融合传统龙窑烧制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精心开发的这些产品,不仅成功亮相深圳文博会、北京世园会,更销往世界各地,让这项古老的制陶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生机。

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探访不仅加深了对痘姆古陶文化的认知,更感受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紧密关联。接下来,团队将整理调研资料,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痘姆古陶故事,为非遗活化与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婷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